李複拿着當初跟馬周說的那一套,再次跟王玄策打了一套連招。
反正這套話,都大差不差,放在誰身上都好使。
來泾陽王府。
雙向面試,再正常不過了。
王玄策?王玄策怎麼了?
外交做的好,那不一定在府上就是一個合格的牛馬。
府上的事兒多了去了,需要的能耐,可不止是外交方面。
能俯首當牛做馬的,才是好馬仔。
再者說了,王玄策,一人滅一國,這麼牛逼的外交官,在曆史上隻留下了這麼一件事,這麼大的名聲,但是卻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那肯定還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這小子沒有完成朝廷交給他的任務。
一個外交官,幹了不屬于外交官的事,破壞了朝廷的打算,雖然留下了名聲,但是也毀了自己的仕途。
王玄策站定原地,拱手行禮。
“屬下明白。
”
“好了,跟我一起出去轉轉吧,我給你介紹幾個人認識認識,往後,你們是要一起做事的。
”李複起身說道。
王玄策老老實實的跟在李複的身後,兩人一起出了營帳。
要說在這邊挑大梁的,那無疑就是姜确了。
李複帶着王玄策去了工地上,在工地旁的屋子裡,找到了姜确和杜構兩人。
“行本,文建。
”李複推門走了進來。
“殿下。
”兩人擡頭,見到李複,拱手行禮。
他們看到了跟在李複身後的王玄策,在外人面前,禮節還是該怎麼遵守就怎麼遵守的。
“這是王玄策,以後會同你們一起負責工地上的事情,有什麼事的話,勻給他一些,往後,他就是泾陽王府的功曹了。
”李複對着兩人說道:“如今工地上的事情不少,也擔心你們倆忙活不過來,不要客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
“是。
”姜确和杜構兩人拱手應聲。
來的真是個時候啊。
缺人了,就來了。
雖說從長安城帶了不少人過來,但是那都是些幹活的工匠,處理庶務的人,就隻有他倆。
尤其是姜确,每天一睜眼就是忙,忙到天黑。
這下好了,多了個人,能分擔走不少事情,多少能讓人喘口氣。
“往後天氣越來越熱了,以前在莊子上的時候,咱們還有諸多措施,如今在臨颍縣這邊,條件有限,幹活的時候,就要多注意了。
”李複說道:“這麼多人呢,别弄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工地上的事,别的我不多說,就四個字,以人為本。
”
“另外,現在戶部撥調的錢糧都到了,也不用吝啬,錢糧也不是省出來的,隻要是用在工程上和工匠身上都行,采辦方面,看緊了,以往那些人在别處是什麼規矩我不管,在我這裡,什麼規矩都不好使,我的規矩才是規矩。
”李複面色嚴肅的說道:“還是老話,正當的掙錢,我不管,但是别被我發現什麼‘約定俗成’,什麼‘規矩’,我不吃那一套,都囑咐下去,誰敢在這上面跟我玩心眼,我要他腦袋。
”
都是李家人,要說李世民跟李複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無非就是在某些事情上強硬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