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隻是微微一笑。
“臣弟,沒有朝中那些相公們那般,胸有丘壑,臣弟憊懶,一般懶得動腦子去想許多複雜的事情,而朝堂諸事,往往都不像表面那般簡單,背後諸多盤根錯節的人際關系,臣弟一概不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臣弟還是少插手為好。
”
都說唐初世家門閥十分牛逼,什麼五姓七望之類的。
李複也就知道個五姓七望了。
其餘的,世家門閥裡,領頭的是誰,中流砥柱是誰,年輕一代的俊才是誰,李複根本就對不上号,哪怕是站在跟前,他都不認識。
還上朝參政?連人都認不全,怎麼在公司裡混?
再者說了。
來大唐之前就九九六,奶奶個腿兒的來大唐之後還要九九六?
這郡王不特娘的白當了嗎?
“臣弟讀過書,但是僅限于讀過書,書上的東西,那都是糊弄讀書人的,真正的說要用到朝政上,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除非說,二哥非明君,遇上匡衡那樣的臣子。
”
“你并非匡衡。
”李世民說道:“我也并非是漢元帝,漢成帝。
”
“可是,臣弟不在朝堂上的話,能做的事情更多。
”李複雙手一攤:“你看莊子上那麼多事情呢,而且,轉過年來,開春之後,臣弟還要去臨颍縣一趟。
”
“如果臨颍縣那邊建設完成,效果好的話,那打開大唐的輿圖,挑選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按照臨颍縣的規模,建設服務區,那對整個大唐的交通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帶來的不僅僅是收益,另外,一些交通不是要道的地方,改善當地的驿站情況,對于溝通大唐各地,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
“二哥坐鎮長安,統管大唐天下,南北東西的溝通,對于長安來說,尤為重要。
”李複說道:“隋炀帝開運河,除卻滿足他自己的私欲,巡幸江南之外,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嗎?不,最大的好處并非是他巡幸江南。
”
要是這麼說的話,李複可就要上課本知識了。
李世民靜靜的聽着李複說,看看他能說出什麼來。
“自魏晉以來,中原動蕩,多年的戰亂使得北方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與之相比,永嘉之亂結束後,衣冠南渡,南方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前隋統一之後,就格外重視南方這個區域,但是隋朝定都長安,其政治重心不能伴随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朝廷想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就需要與富庶的地區聯系,需要南方的物資來供應北方。
”
“前隋如此,如今的大唐,亦是如此,不管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又或者是北方的邊境地區,南方的物資供應,是相當重要的。
以往長期的分裂,阻斷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随着天下太平,生産恢複,生産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到如今,迫切的需要加強南北經濟的往來聯系。
”
“這才是運河最大的用處,好處。
”
“除此之外,加強對南方的控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