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泾陽王府的倉庫裡的時候,這些箱子就是同一種類的東西,就疊放在一起,等到擡出來之後,才是兩人用橫杠肩挑起來,運送到英國公府的。
良久,押禮人唱完單子,來到李績兩口子面前,拱手行禮。
“英國公,納征之禮,已全都入府,這是禮單,請您過目。
”押禮人雙手将禮單奉上,厚厚的一本禮單,彰顯着李複真摯的誠意。
“好,好。
”李績點頭應聲。
男方送來了聘禮,離開的時候也不會空手而歸,女方需要在當中挑選一些吃的,作為回禮,退給男方家。
另外還要準備衣物,鞋帽等,作為回贈給南方的禮物,這也寓意着男女雙方家庭的互相尊重與禮尚往來。
而回贈的衣物鞋帽,也是表達一番對男方家的感激和祝福。
早前英國公府這邊就已經派人去泾陽王府,要了李複的穿衣尺碼,讓府上的人專門去鋪子,挑選上等的衣料,為李複量身定做好些個衣裳鞋帽。
在今日之前,英國公府的人就将這些定制好的衣物,鞋襪,帽子什麼的,都整理好,裝到了箱籠裡,等泾陽王府送來了納征禮之後,帶回去。
英國公府今日來了不少客人,都是英國公家的親戚,中午,英國公府大擺宴席,男子們在前廳相聚。
而女眷們則是在後院,聚在一起,說說鬧鬧,氣氛熱烈且輕松自在。
“泾陽王真是大手筆,恭喜韶姐姐覓得良人。
”
“是啊,這如此過大禮,據我所見,這還是長安城裡頭一份呢,将來韶姐姐成了泾陽王的郡王妃,那真是要掉進福窩裡了。
”
親戚女眷,對于李韶的這門親事都贊不絕口,納征如此隆重,将來做了當家主母,好日子豈不是還在後頭。
泾陽王府後宅之中,還沒有婆母當家,将來可是要在内宅裡當家做主的,豈不是說什麼算什麼?
當真是叫人羨慕啊。
來參加宴會的女眷當中,将近有一半都是已經成家的,後宅當中沒有婆母壓着,隻這一點,便足以羨煞衆人,更别說,太上皇撮合,天子賜婚,皇後做媒,夫家重視。
這多圓滿呐?
羨慕二字,她們都已經說膩了。
曾經這門親事定下之後,消息傳出,還有不少人不看好泾陽王府呢。
認為泾陽王即便是受到太上皇的恩寵,說到底不過是個半路認回李家的人,在皇室之中也毫無根基,朝堂之中毫無建樹,說白了,就是多了個不一樣的身份而已。
就算是一場榮華富貴,也不過是皇帝賞賜,這樣的富貴,又能維持多久呢?
要知道一大家子,若隻是靠着朝廷俸祿,那頂多能吃飽穿暖而已,想要額外的享受,那都是要龐大的财力支撐的。
誰能想到,泾陽王這般折騰,家底還是如此殷實。
甚至有的人覺得,當初李複被李淵認親之後,也不過是能維持武德一朝的榮華,也沒想到,人家的恩寵,甚至能延續到貞觀新朝。
貞觀新朝一開始,多少靠着武德年的恩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