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跟莊子上不一樣。
莊子上有綠豆湯,有藿香水,合理安排幹活的順序,最大程度上讓工匠們能避免太陽直射,中暑什麼的。
而這邊工地上,就隻有水。
渴了就喝水,曬得出汗了,就喝水。
使勁的喝水。
幹活兒都不敢光膀子。
說曬脫皮就曬脫皮了,遭那罪去。
所以中午這一個時辰,幹脆大家夥都歇着吧,熱出毛病,甚至鬧出人命來,更不好。
朝廷還要不要臉面了,太上皇還要不要臉面了。
長安城的工地上出了人命,那就是丢大安宮的臉,傳揚出去,速度可快了。
“我明天就要回莊子上了。
”李複說道。
“好家夥,這中秋節一過去你就走啊,你回長安城的目的還真是夠明顯的,就單純來過個節呗。
”姜确打趣說道。
“是啊,就單純過個節。
”李複笑道:“就算是好友聚會,那也是要等到過年的時候了,沒有說中秋節就聚在一塊喝酒吹牛逼的。
”
做官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清閑,即便是朝中的武将,每日也是很忙碌的,更别說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了。
公司要商量着裁員了,員工還敢在領導眼皮子底下摸魚?
“還有一件事,明年開春,騰出時間來,臨颍縣的事情要做。
”李複說道:“咱們要親自到那邊,開個好頭。
”
“另外,莊子上,太上皇靠着書院的行宮,也批下來了,圖紙陛下已經看過了,也準了,挑個黃道吉日,也要開工。
”
姜确一聽這個,也不知道該是歡喜還是該是憂愁。
“懷仁,明年的事情,是不是多了點?這邊競技場,也要蓋到明年,你那宅子,老閻在負責,明年還是要繼續修建,臨颍縣的服務區,你莊子上再多個行宮.......明年的事兒,怕是要忙不過來了。
”
“忙不過來也要忙。
”李複認真的說道:“行本,到了明年,不會比今年容易的。
”
李複的話中有話,但是姜确卻是沒有多想,隻是認為李複在說明年的事情多,工程量多的問題。
而李複這樣說,卻不單單是指這個。
貞觀朝前期,那主打的就是一個多災多難,尤其是關中地區。
今年澇災,明年旱災,有時候還要加上蝗災一塊來。
李世民也真是天選之人了,在大自然災害多災多難的情況下,硬是領着大唐闖出來了。
天災,戰亂之下,還實現了經濟人口的增長。
大唐雖然不靠戰争發财,卻是一邊打仗一邊治理國内,一邊硬抗天災,越來越富裕了。
李複都不知道李世民領着他的那套班子是怎麼扛過來的。
而現在,他倒是能親眼見一見了,甚至還能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明年百姓的日子恐怕依舊是不好過。
百姓日子不好過,朝廷就應該更多的往外撒錢。
出現這麼多的工程,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更多的工匠。
讓百姓們靠着雙手掙錢,掙糧食。
工程項目有了,勞動力也有了,百姓們也掙到錢了。
一舉多得。
越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