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本錢,是書院那邊的食堂,正試着做菜呢,等将來孩子們要去上學了,吃的方面可不能掉以輕心。
”有人解釋說着。
“原來是給娃娃們吃的,那感情好啊。
”
工人們紛紛應聲。
自己在外面幹活,能果腹就滿足了,娃娃們吃的好一些,他們毫無怨言。
甚至将來也打算送自家孩子到書院去上學,豈不是自家孩子将來在書院裡,也是這般待遇。
好,好啊。
不過,書院食堂裡的菜要是做成這個樣子的話,那夥食方面要花的錢,可能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晚飯時間,李複看着盤子裡從大鍋菜裡分出來的,嘗了一口。
“恩,挺香的,這種味道,還真是懷念啊。
”李複說道。
跟以前上學時候吃的食堂差不多。
甚至,柳娘還是用心做了的,他上學的時候,那會兒食堂裡的師傅做飯,主打一個糊弄。
“懷念?”柳娘疑惑。
這玩意兒,上哪兒懷念去,以前郎君也沒吃過這等飯菜啊。
“挺好。
”李複誇贊。
“郎君,好是好,但是做這一頓下來,太耗費豬油了,說實話,做菜的時候,那豬油挖的,我都心疼。
”柳娘說道。
“也不是每道菜都要這樣,在條件好起來之前,食堂裡早飯用不着這等葷腥,中午的話,隻需要有一道這樣的主菜就可以了,其他的,得用别的烹饪方法,或者是兩道主菜,再搭配其餘的。
”
“晚飯也是如此,大鍋飯啊,等做的時間長了,也就悟出門道了。
”李複說道:“咱們宅子裡這麼多人,吃的不也是大鍋飯嗎?”
“還是有些區别的,宅子裡人多,做飯的也多,就目前這邊,一個廚房,夠用,因為人也沒有多到那個份上,在長安城的時候,是兩個廚房做飯,兩撥人,也不是一鍋就把所有人的飯都給做出來的。
”
“而且,那會兒做飯,都很簡單,無非就是蒸煮,下人吃的,少有炒菜。
”
李複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但是宅子裡的下人跟主人家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廚房不會專門給下人炒菜做飯,因此,下人們吃的,還是那些,除非說主人家賞賜。
所以才說,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整個泾陽王府上,都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因為就隻有年三十的那一頓,所有人吃的都很過瘾。
都有好吃的。
那都是他們平日裡所享受不到的。
“郎君,要是按照這個标準來的話,等書院裡人多了,這豈不是每天都得殺豬?”柳娘說道:“咱們莊子上,哪兒有那麼多豬供應啊。
”
“說的也是。
”李複說道:“先把肉限量控制一下吧,養豬的事兒,還是要解決一下子的。
”
得找個地方,建養殖場,甚至是,鼓勵整個封地内的百姓養豬了。
因為蝗災的事,現在家家都養家禽,府裡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收購一些家禽,廚房給處理了,做好了端上餐桌。
或者是養到了時日,拿出去賣了換錢。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