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生婆婆滿臉笑容的從殿内出來,向外面守着的李世民報喜。
“恭賀陛下,母子平安。
”
聽到接生婆婆這般說,在場的衆人紛紛松了一口氣。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啊。
殿内的人還在收拾,等裡面收拾妥當之後,李世民才能進去。
不然這會兒李世民要是想要往内殿去,守在外面的内侍和宮女還有接生婆都得給他攔外面。
女人在裡面生孩子,便是皇帝,她們也是要攔的。
“好,好啊。
”李世民高興的一雙手都不知道要往哪兒放了。
不多時,殿内收拾妥當,李世民就帶着孩子們先進去了。
李複和孫思邈坐在外面的石凳上。
“算是有驚無險啊。
”孫思邈笑道。
有氣疾的症狀,能夠順利生産,沒有出現任何狀況,當真是上蒼保佑,皇後娘娘福澤深厚了。
約莫過了有一刻鐘,殿内的内侍出來傳話。
“泾陽王殿下,孫道長,您二位可以進去了。
”内侍恭敬的說道。
兩人相視一眼,起身往殿中走去。
長孫皇後虛弱的躺在榻上,一邊太醫正在診治。
診治過後,太醫退下了。
李世民讓孫思邈再上前給把把脈。
并不是信不過太醫,隻是多兩個人給看看,給出的意見,也更具有參考性。
“陛下無須擔心,娘娘産後身體虛弱,隻需安生休養,補氣補血,過段時間就能恢複一二。
”
孫思邈拱手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讓太醫照着開方子。
恢複一二,能恢複多少都是好的,皇後的身體,可是需要長時間來調養的。
等會兒就讓人去宮中,取一些上等的補品送到這裡來。
就不信了,宮中那麼多的好東西,還補不好一個人的身子。
“陛下您看,妾身就說,無礙的,妾身自己的身體,還能不了解嗎?”長孫皇後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
接生婆婆将孩子用柔軟的綢緞包裹着,抱了過來。
“朕來看看。
”李世民對着抱着孩子的人說道。
接生婆婆小心翼翼的将孩子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也是,輕輕的接過孩子,抱在懷裡。
剛出生的嬰孩,皺巴巴的,緊閉着眼睛,隻是時不時的發出幾聲不明所以的叫聲。
“咱們的孩子,很好,觀音婢,辛苦了。
”李世民滿臉欣慰的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孩子,坐在了長孫皇後的床榻邊上,将孩子給她看。
“陛下,給咱們的孩子起個名字吧。
”長孫皇後說道。
李世民思索良久,随後說道:“就取一個治字吧,李治。
”
“治.......”長孫皇後聽到,稍微一想,便知道為何自己的丈夫會給孩子取這樣一個名字了。
夫妻二人,總有些心意相通的地方。
如今的大唐,是陛下在治理,想要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陛下,那孩子的乳名.......”
“便叫雉奴好了。
”李世民笑道:“希望在咱們的小雉奴能夠身體強壯,健康長大。
”
長孫皇後的臉上也露出一個笑容。
這個乳名,跟自己的一個夢境有關,當時懷孕之後做了個夢,醒來之後還與自己的丈夫說過呢。
曾經做夢夢到一個捕鳥人,捕獲了許多的野雞,還有一隻鹦鹉,随後一個善良的小孩買下了這些鳥,将他們放生。
半夢半醒之間,自己便脫口而出雉奴二字,醒來之後,與丈夫說起。
現如今孩子出生,乳名就叫雉奴,多好啊。
“雉奴。
”長孫皇後滿眼慈愛的看着襁褓中的嬰孩。
孩子們也圍在床榻邊。
“雉奴,有點醜哦。
”李麗質小聲的對自己的哥哥說道。
李承乾笑的眉眼彎彎。
“麗質,你剛生出來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哦。
”
“大哥你胡說,我才不是這樣呢,我小時候,阿耶都誇我好看,阿耶說,就是因為我長的好看,才給我取名叫麗質呢。
”
李麗質一下子急眼了。
自己好好的一個小姑娘,怎麼會這麼醜。
李泰皺眉,思索着。
“大哥,難不成那時候我也.......”
“一樣的。
”李承乾笑道:“不打緊,張開了就好了,等過一陣子,雉奴就會變好看了。
”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聽着孩子們争論,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李世民更是哈哈大笑。
一時之間,整個翠微殿中都彌漫着歡快。
“懷仁。
”長孫皇後的目光看向李複:“讓你擔心了。
”
“嫂嫂一切安好,臣弟也就放心了。
”李複拱手說道:“嫂嫂好好休息。
”
“恩。
”長孫皇後點頭應聲。
被李複這麼一提醒,李世民也反應過來了,媳婦兒剛生完孩子,需要好好休息。
吩咐太醫和宮人守好翠微殿,無關人等,也就撤出了殿内。
“一同到含風殿坐一坐吧。
”李世民說道。
“是。
”李複應聲。
孩子們被宮人們帶回各自的住處去了,折騰了一晚上,如今也該休息睡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含風殿内,李世民率先落座,李複和孫思邈兩人也坐在了軟墊上。
“孫道長醫術高絕,這般年歲,看上去精神抖擻,身體健碩,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像羨門、廣成子這樣的人物原來世上竟是有的,怎麼會是虛言呢。
”
“陛下謬贊了。
”孫思邈拱手應聲。
“孫道長,何不留在長安,朕予你官職,爵位。
”李世民說道。
李複一聽,恩?這就挖牆腳了?
“陛下,貧道遊曆四方,志不在做官,感謝陛下厚愛,隻是貧道覺得,鄉間百姓,更需要貧道。
”孫思邈說道。
另外,他心裡多少還惦記着,泾陽縣莊子上的書院的事兒。
仔細想來,泾陽王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發展和傳承,自己這麼多年所積累的經驗,學識,所研究出來的藥方,總要有人傳承才是,能夠研究出這些東西來,耗費了自己多少心力?
若是能夠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有人接力,研究,研究出更多的新的東西,豈不是能夠讓更多的病人受益?
“二哥,孫道長志向高潔,不喜朝堂,二哥便遂了孫道長的願吧。
”李複也勸說。
這要是被你強行留在長安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