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驗證,行宮是否是新修建的,如果是以前就修建好的,那麼釘子一定會生鏽,瓦片上會有黴斑。
這樣一看,這行宮是否是以前修建的還是新修的,就一清二楚了。
隋炀帝派人檢查,拔出了釘子,揭開了瓦片,果然都是新的。
李家這才逃過一劫。
這流傳下來的故事,無非是要彰顯李二鳳膽大心細,足智多謀,智救父親這些美好品德......
但是同時,也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私自營造宮殿,是死罪。
不可能說是李複說是要向太上皇表孝心,不經過朝廷的同意就在泾陽縣營造一處行宮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行宮有行宮的規制,民間私宅有私宅的建制,兩者之間,無法比較。
除非說,再修建一處規格跟郡王府邸一樣的宅子,到時候直接給李淵一個驚喜。
顯然,郡王府邸的建制,可配不上李淵太上皇的身份。
三日的時間一到,長安城裡的大隊人馬就開始出發前往翠微宮了,李世民穿了一身常服,騎在馬背上,身後便是皇後的儀仗隊,李世民算是親自護送自己的皇後。
長孫皇後坐在八人擡的擡辇上,隊伍緩緩的行進着,一幹宮中金吾衛在最外側,前後左右的護衛着,宮中内侍宮人,太醫署的太醫,則是随着皇後的擡辇,侍奉在兩側,以應對各種情況。
沿途百姓皆被金吾衛擋在兩側外圍,隻能遠遠的看着皇家的隊伍往城外走。
李世民目光四面掃視着,他也想看看,長安城裡的百姓,日子過的怎麼樣。
朱雀大街又稱天門街,簡稱天街,自皇城門筆直延伸向朱雀門,寬有一百五十多步,寬闊到街道兩邊站着人互相望都望不到的地步。
出了朱雀門,在往翠微宮走的路上,道路就不如在城中那般平坦了,也得虧長孫皇後乘坐的是擡辇,人力擡着,不會過于颠簸。
隊伍出發的早,宮中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準備出發了,夏日炎炎,隻能挑早上或者是傍晚出發,路上才不會遭那麼大的罪。
走到中午,才到了翠微宮,李世民趕緊讓長孫皇後先安置下,其餘的讓她什麼都别管,他來安排就是了,生怕這一路的勞頓,讓皇後的身體出現什麼不适。
好在,一切安好。
環境比在立政殿裡的時候,好不少。
人一出宮,連心情也跟着舒暢起來了,精神了不少。
宮中貴人移駕到這邊,翠微宮的管事也早就已經将這邊收拾妥當了,需要安排的東西也都提前安排好了,剩下的若是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便是李世民身邊的内侍王德來操持着安排了。
這天,通往泾陽縣莊子的路上來了三個人。
為首的那位公子哥,身穿布衣,頭戴幞帽,馬背一側還挂着一把劍。
跟在身後的兩人,則是穿着一身粗布短衫,一手提着馬缰一手持着武器。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