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
身邊的宦官和丞相,狼狽為奸,是一丘之貉,他竟然一點都沒有察覺,還偏聽偏信。
“老師,那漢元帝後來知道他們是這樣的人嗎?處死了此二人嗎?”李承乾問道。
陸德明搖了搖頭。
“匡衡與石顯反目,乃是漢元帝駕崩之後,漢成帝繼位,匡衡見風使舵,知道漢成帝不喜歡石顯,于是乎,他便落井下石,聯合禦史參奏石顯,甚至将自己與石顯當初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壞事,全都扣在了石顯的頭上。
”
“如此一來,既能扳倒石顯獨攬大權,又能撇清楚自己,畢竟當初做的壞事,可算是有人背鍋了。
”
“在匡衡參奏石顯之後,昏庸的漢成帝大喜,不加查證便迅速處置了石顯,貶為庶人,趕回老家,石顯被背叛,氣憤不過,在途中絕食而亡。
”
”此等禍國宦官,千刀萬剮不為過,就這樣死了,真是便宜他了。
”李承乾怒道。
陸德明則是笑了笑。
“石顯死後,張坦獲罪免職,因此直接搞發了匡衡,而匡衡先前貪污受賄,侵占良田的事情,也被朝廷查出,漢成帝早就看不慣這幾個前朝重臣了,因此也就一直诏令,革除了匡衡的代行丞相之職,同樣貶為庶人,趕回老家。
匡衡回到老家之後沒幾年,就死了。
若是以朝廷官員的角度去看,匡衡雖然成了庶人,但是先前犯下這般多的過錯,還能老死家鄉,也算是善終了。
”
陸德明臉上帶着笑意。
是不是聽起來更氣了。
還不如跟石顯一樣,死在途中呢。
結果呢,這樣一個人,還安安穩穩的回到了家鄉,在家鄉又活了幾年,才死的。
這你說找誰說理去?
“昏君!大昏君!”李承乾氣憤的說道:“這樣的奸臣,竟然不殺,還讓他回家鄉去?讓他善終?!”
“他侵占土地,多少百姓因為他的行為,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淪為佃戶,沒了土地,沒了種莊稼的地方,百姓怎麼活?”
“陳湯打了勝仗,還蠱惑皇帝不對他加以封賞,這樣誰還會為朝廷出力,将來北方草原上的敵人再南下,誰還能心甘情願的領兵去抵抗?”
“如此行徑,寒了功臣将士們的心!簡直昏庸!”
李承乾氣得破口大罵。
将來他要是當了皇帝,可一定要長記性,不能這麼做。
大唐周圍敵人環伺,不可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有能力的人要重用,有功勞的人要重賞。
恩威并濟之下,臣子才會對朝廷盡心盡力,對大唐天下盡心盡力。
至于匡衡這樣的。
李承乾想着想着,也有些腦殼疼。
最初的匡衡,的确是個好官,他的谏言也是對朝廷對百姓有好處的。
如此,他才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皇帝已經信任他了,後續他變壞了,皇帝對他還是最初的信任,那這樣的話,欺騙皇帝,豈不是很簡單了?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