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給鄰居幹活做工謀生,雖說條件艱苦,環境艱苦,但是他自小就勤奮好學,白天幫工做農活,晚上趁着休息的時候,用這一點閑暇時間來刻苦讀書。
”
孩子們一邊聽一邊點頭。
原來真的是白天幹活,晚上才有空讀書,就說嘛,幹嘛不白天趁着太陽光能看清,去讀書。
真不容易,要一邊幹活養活自己糊口,還要認真讀書。
隻是後來怎麼就忘記初心了呢?
又或者,難不成如此刻苦讀書,就是為了成為人上人,人家的初心就是這樣的?
那他也太那啥了吧?
“油燈很貴,匡衡用不起,但是鄰居家整晚燈火通明,于是他就想到了這樣一個辦法,将牆壁鑿一個洞,借着這個洞透過來的燈光看書,如此年複一年,他通讀了《詩經》《孝經》之類的明經書籍。
由于他對詩經有透徹的見解,能讓聽的人茅塞頓開,心情愉悅,時間一長啊,周圍的人便争相傳頌,他的名聲就越來越響。
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
”
如今陸德明給孩子們講課,也是說的通俗易懂,想着讓孩子們對于他的課,更加的好奇,有了好奇心,有了求知的欲望,自然夫子說什麼,學生們就能夠聽進去什麼。
比逼着他們強行理解書上的學問要強多了。
尤其是配上這些古人的故事,讓學生們理解,并且明理,再合适不過了。
因此他剛進院子的時候聽李複說匡衡,正好借着這個,也讓太子他們從中明理。
“匡衡就這樣,為自己積累下了好的名聲,在六經的考試中,獲益匪淺。
”
“若是真要論學問,比匡衡學問厲害的人,有很多,他參加了九次考試,成績并不怎麼好,隻中了丙科,補授了最低等的職務。
但是匡衡的運氣很好,當時漢元帝崇尚儒學治理國家,他看中了精通經學的匡衡,破例提拔他為博士,加官給事中之職。
”
這一下子,就從一個文學卒吏,成了博士。
跟陸德明如今的頭銜一樣了,陸德明是國子監博士。
“做了給是中之後,他抓住自己善于講解詩經這一特長,穩步前進,就在當年,長安發生日蝕,他引用詩經,迎合上意,谏言皇帝,說天災對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宮室要節儉用度,不能再以奢華粉飾,當下可借此時機,大力推行禮讓仁德的風尚,重用德才兼備的良臣,辭退尖酸刻薄的污吏。
”
“這個時候的匡衡,還是樸實正直的,恐怕此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變成那般模樣。
漢元帝重用匡衡,高看他,厚愛他,擢升他為光祿大夫,兼任太子太傅。
”
“後來在丞相韋玄成病故之後,漢元帝又讓他代行丞相之職,封樂安候,輔佐皇帝統攬朝政。
匡衡從一介寒士到朝廷宰輔,不到二十年。
”
“在他家貧,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僅僅研讀詩經,就做到如此地步,令人驚歎啊。
”李複感慨。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