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0章 正道的光

首頁
    四個孩子紛紛搖頭。

     他們現在多是讀書啟蒙,學的都是儒家經典。

     一些雜記類的書,哪兒有那個功夫去看。

     每天做完功課,都想着要放輕松一些,又怎麼會繼續捧起書本。

     即便是太子親王公主,但也都是孩子,孩子的本性就是愛玩的。

     曾經的李承乾是被身邊的一群老師壓抑着本性,就算是不喜歡整日都被課業填滿,可是一想到阿耶和母後的期望,想到自己是大唐的太子,肩負着國家的未來,就強行逼迫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太子,一個讓老師稱贊的學生。

     沒有人問他願不願意這般,也沒有人在意他是否高興。

     因為一旦表現出不高興了,老師會比他更不高興。

     老師是會訓斥他的。

     “你看,讀書少了,沒學問了吧。

    ”李複一臉得意洋洋的看着四個孩子。

     四個孩子也有些無語。

     他們才多大啊。

     王叔你咋這麼能炫耀呢。

     不行,回去就好好讀書,讀更多的書。

     還能讓自家王叔說自己沒學問了? 等自己到了王叔這般年歲的時候,一定比王叔學問更大! 孩子們想到那時候李複一臉驚訝的看着他們的表情,心裡就一陣暗爽。

     “那王叔你直接告訴我們呗?”李麗質好奇問道。

     鑿壁偷光? 把牆壁打穿了,偷光? 那玩意兒有什麼好偷的?沒志氣,當小偷也偷點兒值錢的東西啊。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記載在《西京雜記》裡的故事,西漢時候有個年輕人叫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來,就用他的典故來形容家貧而刻苦讀書學習的事情。

    ” “啊,晚上讀書的燭光,都要借用鄰居家的啊。

    ”李泰感慨。

     “偷鄰居家的。

    ”李麗質糾正說道:“不問自取是為賊,而且,那好好的牆壁,他給人家鑿穿,他就不能白天讀書,晚上好好休息嗎?” “可能,家裡窮,白天要為生計奔波?”李恪弱弱的說了一句。

     “好像也對。

    ”李麗質思索着這話,覺得很有道理啊。

     “你說,他都這樣了,條件是不是夠艱苦了。

    ”李複問孩子們。

     四個孩子紛紛點頭。

     太艱苦了,晚上連根蠟燭,連個油燈都沒有。

     “他最後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朝廷的官員,而且,位高權重。

    ”李複說道:“按理說,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磨砺出不不朽的意志和品格,他應該比其他的官員更加懂得民生之艱難,百姓之不易,可是到最後,他還是成了一個貪官。

    ” “啊?真的嗎?”李承乾人都傻了:“這,這般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讀書,最後做了貪官?” “這說明什麼?一個人若是不堅持走正道,哪怕是小時候通過天道酬勤,發達了,擁有了人生的輝煌,也不過是昙花一現,最終還是要為自己的貪婪而付出代價的。

    ” “吃苦并不代表什麼,能吃苦,隻能說明此人堅韌,但是一點都不代表,他未來會成為一個好人,反而說不定因為曾經吃過苦,有一天翻身了,就想着過好日子了呢,吃了一輩子苦,到臨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