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實在是夠夠的了。
得掙錢,得過好日子!
吃飽喝足,擡腿就走,剩下的自然有人收拾。
雖說是米酒,李複也就着烤串喝了不少,回到屋子裡,脫了外衣倒頭就睡。
迷迷糊糊的也得扯過一邊的被子角,蓋在自己的肚子上。
天熱歸天熱,肚子要蓋。
就算全世界隻剩下一片樹葉子了,也得睡覺的時候蓋在肚臍眼上。
再睜眼,院子裡已經被收拾幹淨了。
小桃等候在外面,聽到李複叫她,才進了房間。
“昨日裡弄到晚上,粽子都已經準備好了,今天得趕緊發給大家夥了。
”小桃說道。
天熱,東西存放不住,最好今天就給消耗幹淨,不然放壞了多浪費。
“成,讓老趙安排人,今天專門給大家發粽子。
”李複說道。
“趙叔昨天就已經準備好了。
”小桃應聲:“宅子裡着召集了一些人,先給莊子上的人家發放下去了,昨日裡她們幹活了,就先給他們發下去。
”
“恩,可以。
”李複應聲。
“後續趙叔打算讓莊子上的女人們一塊幫忙,擡着那些粽子,往工地上去。
”
“擡什麼?套上馬車,拉着闆車過去,那不省力氣嗎?”李複說道:“現成的工具,用啊,宅子裡有多少牛車馬車,能用上的就用,别讓人去費那勁。
你們一天天的,使不完的牛勁,幹點正經事。
”
李複相當無語,這粽子,擡過去?多累挺?
“那這不是宅子裡的車馬,沒有您的吩咐,旁人也不敢擅自動用嘛,到時候萬一您要用了,沒有,那我們罪過可就大了,趙叔即便是能調用,也就能調用一輛車馬而已。
”小桃噘着嘴反駁。
李複笑了笑。
“對對對,你們是為我考慮,考慮的好!值得表揚,等過了節之後,都有賞!
對了,今天的粽子,給宅子裡的人分發了嗎?”
“等着您的話呢。
”小桃回應。
“馬上發!”李複大手一揮。
“雙喜。
”小桃倒騰着她那兩條小短腿,奔着門口去了。
“我在呢,小桃姐姐。
”雙喜應聲。
“去廚房招呼一聲,就說郎君讓給宅子裡的大家夥,分粽子吃。
”小桃說道。
“唉,我這就去。
”雙喜轉身出去了。
剩下的,要往莊子裡送的,要往工地上送的,都是需要李複領着他們去送。
這一天的時間,大半天都的用來忙活這個。
這也是沒辦法的,這事兒他提出來的,老趙的意思也是,風頭,得讓主家來出,贊揚,也要讓主家來享受。
于是乎,早上吃完了飯,李複就帶着老趙還有護衛們從宅子裡出發了。
先去的莊子上,讓老裡正将留在家裡的人都招呼出來,按照一家幾口人來領粽子,說是一人一個,不多不少。
不用怕誰家多拿少拿,都是一個莊子上的,誰家幾口人還不清楚嗎?
老趙站在一邊,跟老裡正一塊。
李複則是守着一個籃子,親手為大家發放粽子。
“郎君,端陽安康。
”
“端陽安康。
”李複笑着,從籃子裡拿出粽子,遞給對面的人。
“你們把粽子放回家之後啊,還要幫個忙,工地上人多,的幫着一塊過去發,數着數分開。
”李複說道:“四個工地呢,可是不少。
”
“成,隻要有什麼事,郎君招呼一聲,我們一定幫忙。
”
李複看着莊子上的人臉上洋溢着的笑容,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在村裡的那些時光。
村子裡的人,也是這樣的淳樸善良,那時候,誰家要是有事兒了,都會幫忙。
紅事請就去,白事不請也要去。
不管是紅白事,做大鍋飯,村裡的女同志們幫着洗菜摘菜端盤子,男同志們力氣大,出些力氣,做重一些的活兒。
不多時,莊子上這邊就全都領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宅子裡的人将剩下的粽子擡到了闆車上,開始拉着往工地上去。
最先去的就是書院的工地,那裡人最多。
村子裡的人也匆匆放下東西之後,跟着馬車往工地上去。
到了地方,一筐筐的粽子都被卸了下來。
工地上有專門做飯的廚子。
“這工地上現在具體有多少人?”李複問道:“明天就是端陽節了,村子裡準備了粽子打給他們吃。
”
“具體的話,總共是一千零三十六個人。
”廚子說道。
“行,稱出來吧,留幾個人在這邊,等到了中午的時候,十幾個人一塊發,一人守着個筐,這樣也快。
”李複說道。
粽子包的本來就多出一些來,不用留具體的數,數也費勁,留個大概,一筐有多少,留下多少筐。
主要就是給這一千多号人發下去,得需要不少人呢,這樣才能讓大家趕得上吃飯。
李複在莊子裡召集人手,就是辦這事兒呢。
四個工地都分好了之後,已經快要到中午了。
李複打算去工地上看看情況。
飯點,工地上幾十個廚子準備好了飯菜,工人們停下了手裡的活,開始吃飯。
一排盛放着粽子的筐放在桌案上。
“大家夥,打完了飯菜之後,都可以來這邊,一人領上一個粽子,明日便是端陽節了,泾陽王殿下和莊子上的同鄉們給咱們準備了粽子,讓咱們也過個端陽節!”
“來這邊來這邊。
”
“排好隊,一人一個。
”
“這邊也能領,來這邊。
”
衆人紛紛招呼着。
工人們聞言。
還有這好事?
泾陽王殿下真是好人呐!
“多謝泾陽王殿下!”
衆人紛紛贊歎。
正好這時候李複也過來視察來了。
就聽見了這動靜。
“殿下來了。
”
人群裡,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
這下,向李複道謝的聲音更加響亮了。
“多謝泾陽王殿下!!”
李複來到分發粽子的地方。
“無須客氣,這些天你們在莊子上幹活,也都辛苦了,條件有限,大家一塊過個節。
”李複說道:“天越來越熱了,往後要更加注意,不要中暑了,多喝些湯。
”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