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李複也沒閑着,莊子上這邊的大興土木也是積累下來經驗,尤其是工坊區那邊的交易區,說白了目前就是要做一個小型的服務區,設計圖定下來之後并非是完全不能改動的。
也是在一邊建造一邊修改,而且還要為以後的擴建留餘地。
李複越是想,越是覺得這玩意兒就跟空間站似的,後續還能一點一點的搭建,續上,連接成一個整體。
因此要在建造的時候,就留好後手。
“學生也不是一場活兒就能帶出來的。
”李複說道:“說不定今年明年忙活完莊子上的事情,往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呢。
”李複感慨着。
“莊子上已經有三四個大工程了,難道這些還不夠嗎?”閻立本面露驚訝。
李複搖了搖頭。
“一個莊子而已,大唐有多少這樣的莊子?”李複反問道:“大唐想要繁榮昌盛,要經營,要改變,路還長着呢,要做的事情也還多着呢,我曾跟陛下說,泾陽縣的這個莊子,可以看做是大唐的一個縮影,大唐是由千千萬萬個這樣的莊子組成的。
一個莊子,變成如今這般模樣,不足為道。
可是将來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呢?
這樣富庶的莊子越來越多,總有一天,能夠遍布大唐大多數地方,那時候,大唐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唐?
這泾陽縣的莊子若是一點星火的話,往後很多年過去,那邊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朝廷富裕不是真的富裕,百姓富裕,那才是真的富裕。
隻有百姓富裕起來了,國家才能強,才能富。
國庫裡的錢靠什麼?一是百姓稅收,二是國家營收,百姓有錢了他才能交得起稅,若是百姓手裡沒錢沒糧的,你弄死他們他們也交不出來,甚至逼得急了,全躲深山裡當黑戶了。
”
“貞觀年間,必定是整個大唐大建設的時代。
”李複說道:“像你與閻少匠這樣的人才,是要發光發熱的,可是大唐太大了,你們這樣的人才,不算多,所以我想着,現在有這個場合,有這個機會,讓你們身邊帶幾個人,培養起來,将來能夠獨當一面之後,别的地方再有這種需求,他們這些人,直接就能夠頂上去,到時候他們成了熟手,有了經驗,要帶學生的就是他們了,一代一代的,就這麼傳承下去。
”
“包括我費這麼大的勁,弄這麼個書院,目的也是如此,一切都是為了傳承和創新。
”李複臉上帶着笑意:“朝堂裡都是人才啊,等到将來,朝堂裡的諸位臣工,到了七老八十了,從朝堂裡退下來之後,我就琢磨着,全都給抓到書院裡來當先生。
這一輩子在朝堂上沉浮,一身都是本事啊,那可都是老寶貝了。
”
閻立本聽到這些,笑了笑。
他覺得泾陽王殿下想的不現實。
朝堂上的諸多臣工,即便是從朝堂上退下了,那他們的一身本事,也隻會教導給自家的子侄們,哪兒能就這麼輕易的教給外人呢?
像陸德明那樣的大儒,還是少。
好東西都藏着掖着留給自家人,不會拿出來的。
因為這都是能确保自家家族興盛的東西。
“像你,還有你兄長。
”李複笑道:“到時候歲數大了,覺得朝廷裡的活兒幹不動了,想要來書院的話,書院必定有你們的一席之地的,好歹,這規模宏大的書院,是出自你們兩兄弟之手,你們兄弟倆手底下有多少真章,我可是親眼見過了。
說起這個來,你兄長還打算着,在莊子上這邊弄塊地,建造一處宅子呢,等到将來,要來這邊養老。
”
聽到李複說這個,閻立本來了精神。
“我大兄他當真如此打算?”閻立本好奇問道。
這莊子上,當真有這般好?
閻立本才剛來莊子上沒幾天,一來到這邊就投身到莊子上的建築事業上了,每天住處和工地兩點一線的生活,對莊子上的其他了解,等同于沒有。
“是啊,地方都選好了。
”李複笑道:“他去年就在莊子上這邊幫着幹活了,我那新宅子,不就是他設計建造的嗎?平常順帶着管着作坊的建造,這莊子能有今天,他也是功不可沒,這要是擱我自己,弄個工坊還行,反正精細了點糙了點無所謂,住宅不行,住宅規劃這活兒,我就隻能做一半,頂多提個要求,給個想法,設計整體,包括畫圖,都不行。
”
李複坐在這裡跟閻立本聊了起了家常。
閻立本還真不知道自己的兄長想要在這邊養老的事兒。
在他看來,他們兄弟倆都正當壯年呢,現如今考慮這些,屬實有點早。
閻立本越是聽眼前這位泾陽王說話,越是覺得,泾陽王殿下這是個喜歡想象的人。
雖然有很多想象有些不切實際,他想要質疑,可是眼下發生的這一切,都是泾陽王靠着他自己的理想創造出來的,他已經在行動了,自己又能如何質疑呢?
人家理想也有,行動也有,将這莊子正兒八經的經營起來了,肉眼可見的因為這莊子,十裡八村的人都跟着沾光,日子都變得好起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至少今年的蝗災,完全餓不着這莊子周圍的百姓。
短短幾天的時間,在這邊忙活着幹活的工匠,那賬本上都累積了十幾斤糧食了,到最後一結算,加上朝廷補貼受災的百姓的糧食,今年根本不會愁糧食的事兒。
這邊糧食補貼完了,掏空了糧倉之後,還有大筆的财帛支付他們的工錢。
莊子上這般造作,當真是讓周圍的這些幹活的人掙到錢了,掙到了一整年不愁吃喝的錢。
而莊子上的糧倉,會被掏空嗎?
閻立本都有些懷疑。
因為回去兄弟倆聊天的時候,閻立德告訴過他,現在長安城不斷有商隊過來,拉着一車車的糧食,來工坊換武德酒。
長安城的酒樓飯肆,那些有錢的食客們,對武德酒那叫一個趨之若鹜,哪怕價錢都上天了,他們也喜歡。
長安城裡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
高門大戶府庫之中積攢的錢糧,何其多也?
庫房裡串銅錢的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