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的肩膀沒受傷的地方:“我還要去善後。
”
“是,多謝殿下。
”
“客氣。
”李複笑着回了一句。
他要去書房坐着,等消息。
伍良業去了府衙,估摸着很快就能回來,官府出面管這事兒,管明白了,地方官員也是要來給他一個回複的。
這樣,事情才算是有始有終。
官府處理這事兒,雖然打起來的時候管不了,但是應對這樣的事情,他們都已經有經驗了,既然現在不打了,他們去處理了就好。
幾天之後,府衙的父母官來到了宅子這邊,向李複彙報情況。
說事情已經圓滿解決,不會再打起來了。
李複隻是笑了笑,跟府衙的官員客套了幾句,也托付他們以後多照看照看。
好歹是地方父母官,李複跟人家也是客氣一些,還指望着人家正兒八經的辦事呢。
往後姜确要帶着人幹活,免不了要跟他們打交道,再就是莊子上大興土木,也要跟府衙的官員打交道。
不至于因為這件事,對人家甩臉子。
作為一個郡王,也是要懂點人情世故的。
在李複的印象裡,越是最底層的工作人員,越是不怎麼好打交道,讓人家幹活兒,得哄着點。
不然人家是真撂挑子。
畢竟,鐵飯碗,就算是當混子,摸魚,也沒辦法開除人家。
問就是馬上就做了,再問就是再給點時間。
結果到最後,老油條悠哉遊哉,事情還是都壓給了新人。
甚至都不怕得罪領導,反正我又不指望着升官了,得罪你怎麼了?你又不能開除我。
而這裡,是大唐,李複是尊貴的大唐泾陽郡王殿下,太子少傅。
他也沒有罷免官府官員的權利。
不過,上眼藥的本事,他有。
春耕結束之後,姜确和馬周兩人的傷也都恢複好了,又開始投入到莊子上的水利工程裡了。
這回,要開工了。
過了春耕的節骨眼之後,莊子上這邊要用工的消息往外一放,馬上就有不少人都朝着莊子這邊彙集過來,要在這裡找個活兒幹,給家裡掙錢。
這個時候,就根本不愁沒人了。
酒作坊也正式投入使用了,釀酒匠們在裡面忙活的不亦樂乎。
張煥天天帶着人在那邊收糧食,然後把糧食放進糧倉裡。
長安城來的隊伍,牛車上來的時候拉着糧食,走的時候,拉着稻草,稻草裡裹着酒壇子。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工坊綠化區的計劃暫且擱置,工坊交易區的計劃提了上來。
大緻都确定好之後,李複就将圖紙交給了閻立德,讓閻立德按照圖紙的規劃,重新畫圖紙。
李複和馬十三的圖紙,圈圈圓圓,隻是給了區域劃分和大概的尺寸。
但是正兒八經的圖紙,還是得閻立德來,門窗,鬥拱,柱子,結構,台階........
人家是專業的。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