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書院裡有專門的啟蒙先生,就以泾陽王現在的想法和作為來說,往後學堂未必不會請更好的夫子,帶着學生們讀書。
像陸德明,國子監的博士,還有自己,都被他“請”到莊子上的學堂來給孩子們授課,往後保不齊還有其他有學問的大儒被他“請”過來。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莊子上的學堂的夫子,甚至不會比其他世家大族的私塾的夫子差。
現在泾陽王又琢磨着要給學堂裡的學生們開設習武的課程,專門請武師.......
難不成,泾陽王還想着讓學堂裡優秀的學生,将來走仕途不成?
按照現在這個教法,十年之後,未必沒有這個可能啊。
前隋開皇末年的時候,就實行了科舉制,後來隋炀帝加了進士科,隻要通過朝廷的考試,就能入仕,哪怕是庶族寒門出身,也有了進入朝廷為官的途徑。
蕭瑀沒說話,他的腦海裡想的全是這些。
倒是陸德明,跟李複談論這個問題,很是贊同李複這般做。
“往後學堂裡的這些孩子,真要是有特别優秀的,能夠通過朝廷的考試入仕,給自己博取一個官身,倒也是好事啊。
”陸德明思索着說着:“家裡的孩子做了官,也算是給家裡改了命了。
”
就算是小官,那也是官身,有俸祿發放,那必定是比在家裡種地或者是找個别的營生要劃算的。
掙得多是一方面,地位的改變,又是一方面。
一個家族的興盛,從來不是一代人的事,是要經過世世代代的發展才能壯大起來的。
便說如今的世家大族,往上倒騰個幾百年,誰家還不是平民出身?
弘農楊氏皆源于祖上楊喜搶了項羽的一條腿。
“懷仁在莊子上弄這樣一個學堂,盡心盡力的給孩子們尋找良師,煞費苦心,當真是給了這邊村子裡的人,過好日子的希望啊。
”陸德明感慨着。
這邊村子裡的人能有李複這樣一個主家,當真是大運氣了。
帶他們過好日子,用心培養莊子的下一代,不管是為了往後莊子上的發展也好,還是其他也罷,總歸是給了庶民實打實的好處。
蕭瑀心中偷摸感慨,恐怕現在泾陽王現在站在莊子裡,振臂一呼,整個莊子的人就敢死心塌地的追随着李複.......
做任何事都可以.......
這想法,也就僅僅在心中想想便好。
至于泾陽王,不管從什麼角度出發去想,他都不可能去造反的。
“人才啊,在哪裡都是稀缺的。
”李複無奈說道:“外面不好找,為了長遠打算,就隻能自己來培養了,尤其是莊子上的事情,很多東西,為了能夠保證掙錢,都是不能洩露出去的,隻有用莊子上的人,才最為穩妥。
”
蕭瑀感慨,看吧,泾陽王就不是會造反的那塊料。
給他人才,他最先想到的都是他莊子上的那點東西......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