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過後,李世民看着身邊的三個人,收斂了表情,面色認真了起來。
“正好今日你們三個過來了,咱們借着這個空閑,讨論一下,别的事情。
”李世民說道。
“陛下可是又遇到了什麼難題?”長孫無忌問道。
李世民搖了搖頭,随後,他暫且讓内侍退出殿外。
“貞觀元年也過去了,這一整年,朕治國理政,你們輔政,感覺如何?”李世民問道。
“雖然這一年内也發生了不少事情,大大小小的,但是都能夠順利解決,朝廷商議和推行治國政策,也比最開始的時候,能順暢一些。
”長孫無忌說道。
“尤其是義安王謀反被誅之後,朝中的武德舊臣,如今也是做小伏低,比之前強太多了。
”房玄齡說到:“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新朝新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少從現在來看,反響還是很好的。
”
“房相說的沒錯,一切,也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着。
”長孫無忌說道。
“咱們私底下,有些話,有些事,也就實話實說了。
”李世民說道:“如今若是突厥再次南下,大唐,又幾成把握能夠頂得住。
”
“按照現在的整備,比武德九年的時候,要強一些了。
”杜如晦說道:“武德九年,打起來有三成把握的話,現在,便是五成把握。
”
“一年的時間,才多了兩成嗎?”李世民微微皺眉:“是不是有些慢了,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不徹底解決,對于大唐來說,始終是個隐患。
”
“才過去一年而已,漢朝的時候,北方匈奴南下劫掠中原百姓,中原反打回去,可是曆經了漢文帝、漢景帝的兩朝積累,最後才在漢武帝時期,揚眉吐氣,面臨同樣的情況,大唐,急不得啊。
”房玄齡說着。
“三代皇帝?太長了,絕對不能拖這麼長時間,真要是如此,北方百姓還要過多少年心驚膽戰的日子!”李世民目光剛毅,語氣堅定:“你們說,若是有一種新的武器,反攻草原,能有多大的把握?”
“不知陛下說的,是什麼樣的武器?”杜如晦問道。
“朕有一處作坊。
”李世民緩緩說着:“在大山之中,所生産的東西名為火藥,先前突厥南下的時候,尉遲恭和李複在泾陽縣阻擊颉利的先鋒部隊,全殲其前部,所用到的,就是火藥。
”
那場仗打完了之後,尉遲恭還有他麾下的校尉,還仔細的跟在場的四人描述過火藥使用時候的場景,那叫一個天崩地裂。
“火藥在打仗中的作用,我想,已經不用多說了,上一次打颉利的先鋒部隊,已經見識過了。
”李世民說到:“所以,我命人建造了作坊,全力生産火藥。
”
說到這裡,房玄齡在思考。
若是陛下暗中弄這些,可需要不少人手和錢呢。
可是,并沒有從國庫之中撥調錢财。
那就隻能是......内廷。
回想起好幾次泾陽王浩浩蕩蕩往宮中送錢的車隊,房玄齡通透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也難怪,工部的好幾個官員,逢年過節都不見他們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