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您衣缽的人。
”李複說道。
李複回想起來這邊的時候,中途陸敦信說的那些話,做兒子的,一點都不了解當爹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按照傳統的父子關系,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很正常。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漢武帝不也這樣嗎?
可見長一張嘴,會說話,有多麼的重要。
就算是現在陸敦信不理解自己的父親在家的做法,隻要陸德明跟兒子好好說一說,就說自己在悟道,在感悟新的學問,那陸敦信也是個做學問的人,他還能不理解嗎?
“有些事情,非一代人能做完的,總要有人開拓,有人完善,有人發揚光大。
”李複說道:“您也要想想,在您感悟出新的學問之後,如何将您感悟出的學問發揚光大,這也是個問題。
”
新的東西出現并且發揚光大,本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情。
有些東西,沒有捷徑,就像去二仙橋就要走成華大道。
陸德明點點頭。
他認同李複的說法。
或許,還真是可以跟兒子說一說的。
但是,現在依舊不是時機。
因為畢竟不知道新的思想被他整理出來,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風暴,他不能将自己的兒孫置入到旋渦之中。
泾陽王說的有道理,但是他的擔心,也并不多餘。
做學問需要純粹,但是也不能那麼純粹。
“等到了合适的機會,我會跟他們好好聊一聊的。
”陸德明說道:“我現在也知道他們擔心的是什麼,無非就是陸家的名聲,還有我的名聲,不能說活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名聲不保。
”
陸德明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自己看的很開。
就是孩子們還被身外之物所累。
他們還沒有到這個境界。
“他們以後要是到了我這個歲數啊,就看開了,境界也就到了。
”陸德明笑着說道:“現在不行,他們還太年輕,有些東西啊,他們背不住。
”
李複點點頭。
陸德明有這個資格說這句話。
因為點啥,因為他命長,他歲數大。
隻要把别人都熬死了,你就是大師了。
現在的陸德明,就是大師。
尊老愛幼,尊師重道,他除卻不占“幼”字,其他的他全都占了。
他說一句話,能夠被很多年輕學子奉為圭臬。
他就放心的說就是了。
“老一輩的人曾經說過。
”
“老話曾說。
”
.......
諸如此類。
李複也聽過不少,這也讓他想到,等到自己老了,歲數大了,也特麼的去胡說八道。
畢竟........
《老人說的有道理》
就占着這麼個名頭,陸德明想怎麼折騰都行,甚至,除卻大逆不道的話,其他的,他想說什麼都行。
這就是歲數大的好處。
“老朽這副軀體啊,算着呢,還能活好幾年呢,努努力,十來年也不成問題。
”陸德明笑着說道:“時間,還有。
”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