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8章 知己知彼,百苟百勝

首頁
    李複的話,給李淵在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

     不管是關隴八大家還是五姓七望,這些世家大族,勢力膨脹不是好事,會對朝廷造成威脅,對李唐皇室造成威脅。

     以後要是李世民暗戳戳的動手,老頭可别心疼他的那幫老兄弟。

     李複自己閑着沒事在書房翻史書,也看過一些東西。

     什麼叫王與馬共天下? 琅琊王氏與皇室勢均力敵,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琅琊王氏,王導王敦兄弟兩人大力支持司馬家,王導主内,聯合南北士族,運籌帷幄縱橫捭阖,政令己出,王敦手握兵權,專任征伐。

     文武權柄都在王家人手中,朝中官員,大多都是王家或者是跟王家有關系的人。

     大唐難道要與世家大族共天下嗎? 大唐的建立,也是在關隴集團的支持下,當時的李淵成了話事人。

     真要是論起來,關隴集團最先支持的,也不是李淵,因為那時候李淵在他們眼裡,還不夠資格,聲望名聲都不夠,做官也并非是實權官職,他們李家,也沒有落在那些大家族的眼中。

     這也是為什麼李家就算是成了皇室,那些世家大族,該看不起李家的還是看不起李家。

     關隴集團最先支持的,是弘農楊氏,隋朝開國功臣楊素的兒子楊玄感。

     當年楊玄感爵位是楚國公,若是楊玄感造反成功的,後面可能就不是大唐,而是大楚了。

     可惜楊玄感失敗了,關隴集團第一次成規模的颠覆大隋的叛亂行動就此終止。

     在楊玄感失敗之後,關隴貴族們就暫時進入了潛伏期。

     就在這個時候,李淵才看準了機會,打出了隴西李氏的名号,加上雁門關救駕這件事,獲得了楊廣的信任坐穩了太原留守的位置。

     太原,有錢有糧,又占據天下一角,正是個低調發育的好地方。

     李家通過聯姻,将柴氏、殷氏等錢糧衆多的小家族聚攏在李家的大旗之下,不斷的猥瑣發育,這才有了進入關隴勳貴集團視線的資格。

     關中始終都是關隴勳貴的地盤,當初中原亂起來的時候,隋炀帝為什麼要躲到揚州去? 連大興城都不敢回。

     他回不去了。

     李複聽了李淵講了許多世家大族之間的事情,他才深感自己偶爾看看前朝史書,也不是白看,至少對十幾年前發生的事情,能做到了解。

     畢竟當年翻雲覆雨的那些家夥們,現在大多可都還活着呢,指不定那天,哪個鐘鳴鼎食之家,一敲鐘,高喊一聲:恭迎老祖~~ 然後出來個七老八十不知道曆經幾朝幾代的老人出來。

    。

    。

    。

    。

    。

     知己知彼,才能百苟百勝。

     自己隻是一個想要掙好多錢,享受生活,好好活下去的,幼小、可憐、無助、嬌弱的大唐小郡王,自己有什麼錯? 而如今,就李世民那小暴脾氣,他樂意?被人掐着脖子的事兒,他會允許發生? 所以貞觀一朝,永徽一朝,一直到女皇登基,搞世家。

     就這,才隻是搞殘了一些,真正給搞散了,還得看“滿城盡帶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