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8章 一點小小的震撼

首頁
    “有一個典故,相傳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蔣琬主持朝政,他手底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辭,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他,就在蔣琬面前說,楊戲此人,對您如此怠慢,實屬不像話。

     而蔣琬聞言,坦然一笑說,人各有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這不是他的本性,當他當衆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就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楊戲為人的可貴之處。

     這個典故道明了蔣琬的心胸肚量十分宏大,仿佛能放下一艘大船一樣,所以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說法,就廣為流傳開了。

    ” “這不算聖人之言,但是,你們覺得,這話有道理嗎?”李複目光掃視過衆人,提出了問題。

     衆學子紛紛應聲。

     “這句話,勸人為人處世,豁達通明,但是,古人還流傳下來一句話,叫做有仇不報非君子。

    ”李複笑道:“這句話的計較之情,可都是明晃晃的寫在了字面上,你們覺得,這話有道理嗎?” 學堂裡的衆人愣住了。

     蕭德言也愣住了。

     好像,也有些道理。

     但是,這是人跟人氣量區别的問題。

     這兩句話又好像又是勸人勸己的話。

     “好像,也有些道理。

    ”李承乾率先應聲。

     當然,他也知道,做人要大度一些,尤其是做儲君,甚至将來做皇帝,更要心胸寬廣。

     不然,會被氣死的。

     尤其是魏征魏夫子....... “都是勸人做人的道理,确是完全相反,所以,不能聽一家之言啊,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李複說道:“承乾,青雀,之前是與你們講過的,如今,隻不過換了一種說法。

    ” 李承乾和李泰連忙點頭。

     “古人雲,聖人言,各家有各家的不同,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百家争鳴。

    ”李複說道:“那時候,各式各樣的思想,都在大放異彩,而你們,雖然如今學習聖人言行,讀儒家着作,但是通過學到的東西,我希望你們能夠去認真的看自己的人生,并非是照本宣科死讀書,一言一行,按照聖人說的來,聖人的一句話,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就看你們自己如何理解了,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人,将來用自己所經曆過的事情去做總結,找出最适合你們的道。

    ” “如今你們尚且年幼,經曆淺薄,所以,要苦學聖人言行,聖人之道。

    ”李複說道。

     “先生,可是您不是說,聖人言行各家不同,那我們學了,還要自己理解,那幹脆直接跳過不學,自己去理解不就是了。

    ”有學生問道:“還省事了呢。

    ” “你叫什麼名字?”李複饒有興緻的看着這半大孩子。

     “學生程懷亮。

    ” 恩?程咬金的兒子? 好好好,真有乃父之風。

     “讓你們學習文化知識,是為了讓你們以後說話有點内涵,走到河邊看到水中清澈,魚兒清晰可見,能夠脫口說出皆若空遊無所依這樣的句子,而不是傻愣愣的站在河邊張口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