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就有勞孫縣君了。
”
孫龜年雙手鄭重的接過李複手上的賬本。
他心中也清楚,到了這個時候,這邊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事情也到頭了,人家泾陽王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足夠了。
臨近年關,人家也是時候該回長安城了。
臨颍縣的事情做到這個份上,李複即便是再留在這裡意義也不大,因此,便決定聽诏,回長安去。
“孫縣君,還有一件事。
”李複轉過身來看向孫龜年。
“殿下請講。
”孫龜年躬身應聲。
“臨颍成旁邊有塊地,我已經讓閻少匠劃分出來了,那塊地,不要動。
”李複說道:“後續,還有用。
”
“是。
”孫龜年應聲。
臨颍縣一場大水結束之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地,既然泾陽王說要留出來,那就留出來便是了。
李複滿意的點點頭。
“恩,過些天,我就要和閻少匠他們啟程回長安了,孫縣君,到時候你肩膀上的擔子,就重起來了,這些天趁着閻少匠還在,你還是多跟在他身邊,多了解了解新的臨颍城吧。
”李複笑道:“便是本王,往後要在臨颍城做的事情,也不少,至少,都是對當地百姓有好處的,對你的政績也是有好處的。
”
“就這麼跟孫縣君說吧,一切,都跟那塊地有關系,往後臨颍城是否能發達起來,就看那塊地了。
”李複笑道。
“下官明白了。
”孫龜年連忙拱手。
泾陽王這是在點自己呢。
好好幹,将來,還是有前途的。
臨颍縣因為一場大水,朝廷肯定會看到這個地方的,未來一年之内,臨颍縣恢複到什麼樣子,朝廷也會上心,加上泾陽王在這裡要了一塊地,可能還要在這裡做些什麼。
那臨颍縣這個地方,等同于時時刻刻都在被朝廷關注着。
“言盡于此,孫縣君,我要暫且休息了。
”
“是,殿下,下官告退。
”孫龜年拱手,躬着身子退出了李複的營帳。
入了冬,李複和閻立德兩人也收拾妥當,和趙沖的大部隊一起,要離開臨颍縣,返回長安去。
一大早,軍隊拔營,将士們都在收拾營地裡的東西。
來的時候,東西帶了一大堆,走的時候,也就隻有車馬營帳,盔甲武器了。
那些能用的物資,多數都給了當地的災民,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下去。
連做飯的鍋,都送出去一半,至于回去的路上,大家夥一湊合,也就那麼幾天的功夫,等到了長安城之後,跟上頭申請,最多兵部再将這些送出去的物資,重新撥調一批給他們。
他們反正是餓不着的。
這麼多天的同甘共苦之下,他們跟臨颍的災民們,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李複的話很觸動他們,即便不是自家的父老鄉親,那也是袍澤家的父老鄉親。
都是親人。
能幫則幫,哪兒有眼睜睜的看着親人受難而不管不顧的。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