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姓李的有多少呢?
那可太多了,皇室宗親就不少,各家郡王,還有太上皇的那些比較遠一些的叔侄兄弟,都是。
另外就是,武德年間,太上皇因為朝中臣子立功,而賜姓李的。
也有。
這樣一來,即便是排除了文臣,那剩下的武将,也有許多呢。
若是同為皇室宗親的話,這事兒,肯定就不用想了。
成不了。
若非皇室宗親的話,尚且有些餘地。
那就得從這裡面找。
閻夫人将目光落在了兩家人身上。
若是真出自這兩家,倒還好了。
一個是李靖,另外一個,李績。
李績原先是叫徐世績的,後輩賜姓為李,為李世績。
去年陛下登基,為了避諱陛下的名字,連世字都去掉了,成了李績。
李靖家中,沒有女兒,就隻有兩個兒子。
最終,閻夫人看向了李績的夫人。
找着合适的機會,閻夫人便開始與李績的夫人攀談。
這年頭,外頭人即便是知道誰家有女,女子閨名,也不會向外宣揚的。
因此,旁人隻知道,李績有兩子一女,并不知道其女閨名。
閻夫人熱絡的與李夫人攀談,聊起了家中子女。
“萊國公夫人,聽聞您家中女兒,也到了要出閣的年歲了吧?”閻夫人笑着問道。
“唉,我家女兒啊,不急不急,她打小啊,身體不太好,我與夫君都想着,多留在身邊兩年。
”萊國公夫人笑着說道。
“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啊。
”閻夫人應道:“現在若是不着急,等将來,長安城的好兒郎,都訂下了,再想為自家孩子找個合适的,可就更難了。
”
“如今倒是不怨,若是往後,拖着,那才易生變化呢。
”
閻夫人言辭懇切。
她想要探聽探聽,萊國公家的這位長女的消息。
畢竟,在她的推算中,似乎就隻有這麼一位合适的人選。
但是方才萊國公夫人又說,她家長女,自幼身體不太好。
若是身體不好的話,恐怕就不是泾陽王所說的那位救命恩人了。
也是蹊跷,若是上元節在長安曲江池畔出現,那大抵便是長安人士。
怎麼會找了這麼長時間,都毫無音訊呢?
“這.......說的也是。
”萊國公夫人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回應着閻夫人。
“其實,若是家中孩子身體不是那麼爽利,多走動走動,強身健體,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閻夫人試探着說道。
她的目光誠懇的看着萊國公夫人,想要從她的表情裡看出些什麼來。
“是這麼個道理。
”萊國公夫人也認同這話。
隻是想到自家女兒。
是,從小身子不好。
因此,夫君讓她習武以強身健體。
可是現如今........
唉.......誰家公子會看上一位.......武藝超群,生性灑脫不羁的女子,娶回去做正房夫人?
若是夫妻不能琴瑟和鳴,那自家女兒嫁出去,豈不是要在深宅之中,蹉跎一生?
倒不如找個道觀去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