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囤糧食又要老兵的,李世民的話說的沒錯,但凡今天換個人坐在他面前,下場都是說不準的。
李世民也不是沒有疑心病。
不然又怎麼會在長樂王遠在涼州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動作,就派人去查,而後一杯毒酒給弄死了呢?
“不瞞您說,我打算把糧倉都堆滿。
”李複說道:“農民種地,靠天吃飯,收成好不好的全看老天爺的臉色,有備無患嘛,誰讓您弟弟我窮日子過怕了呢,自打臣弟有記憶起,莊子上的人就沒過過什麼好日子,這兩年也不算安穩,去年還被北方的突厥人給吓了一跳呢。
”
“臣弟讓人收的,都是世家大族握在手裡的陳糧,往後若是莊子上有了新糧,臣弟就把那些陳糧拿來釀酒。
”李複說道:“再者,臣弟這不是要組建商隊了嘛,手底下人多了,消耗的也就多了,得管着人家的吃喝啊。
看起來家大業大的,也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最後一點,也不瞞您說,這糧倉,也不是臣弟為了自己準備的,反正這事兒從一開始臣弟也沒瞞着您,到時候您要是用到了,就知道臣弟這般準備有多方便了。
”
李世民聽到李複的話之後,若有所思。
他想到的将來北上打突厥。
但是到那時候,必定是國庫充盈,泾陽縣莊子上那四個糧倉什麼的,也隻能說是聊勝于無了。
即便是這樣,人家泾陽王的态度擺在這裡了,什麼事都沒瞞着,跟自己有商有量的,這讓人無比的安心啊。
李複挂着個散官,沒有實權,朝政的事情隻要自己不問,他都不說話,他也沒有私底下結交大臣,這樣的一個皇室宗親,李世民又怎麼會懷疑他另有目的?
李複的所有行動可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什麼說什麼。
“而且,這些陳糧,臣弟即便是不收過來,堆在那些大戶的倉庫裡,将來也都壞掉了,還不如讓臣弟利用起來。
”李複笑着說道。
李複屯糧,本就是為了應對天災。
這話總不能在李世民面前直截了當的說。
說什麼,二哥,您一登基,就要鬧天災咯,大家夥都說是您玄武門殺害兄弟,囚禁老父親,所以上天降下了懲罰哦,您這個皇位坐的,不是很穩當喲,要不您退位保百姓平安,換太上皇重掌朝政吧。
能這麼說嗎?
那肯定不能啊!!!!
李複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所以,編理由嘛。
到時候用上了,就說。
咱也沒想到嘛,原先是留着想要釀酒的,如今正好碰上這事兒了,這都是仰賴陛下天威,陛下之恩德廣布民間,即便是遭了災,朝廷也能安然應對,這全都是陛下的恩德啊。
這樣一來,那不給李世民哄得高高興興的?
大唐貞觀年,抱緊了大腿,才是最緊要的事。
“臣弟莊子上的那四個糧倉,二哥若是有用,随時去取就是了。
”李複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糧倉,可不是用來圖謀不軌的。
李複這邊與李世民交談着,大安宮中,李淵喝酒喝得紅光滿面的,跟身邊的這些老臣子炫耀着自己的好大侄。
“朕的這個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