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待興之際,朝廷努力做這個做那個,收效如何,全在地方官員是否遵從朝廷的政令。
若是連政令都下不去,下去了都處理不好,那就說明,該換人了。
長安城朝堂上的人不行就換朝堂上的人,地方上的官員不行就換地方上的官員。
出來的人是休甯縣縣衙的人帶去安置的,李複隻是看過地圖,具體在哪塊位置,他也沒個準,所以還是要跟着休甯縣縣衙的人過去。
等到了地方之後,已經是下午了,中途在縣衙匆匆吃了幾口飯果脯。
“這邊離着旁邊的村子并不遠,原先是一塊荒地來着,地硬,雜石多,不适合開墾種地,但是在這邊修房子住人倒算是合适。
”縣令說道:“所以當初一合計,就把這塊地方劃出來給他們建村子了。
”
李複站在不遠處,看到那片空地上正熱火朝天的幹活的人們。
“不錯,看上去,再有不到半個月,就都能安頓下,萬事開頭難,隻要這一批人最先安頓下來,往後即便是有零零散散的被安頓到這邊的人,也不會像現在這麼艱難了。
”李複說道。
“都是過的苦日子,他們這些人,都在相互幫襯,人心齊,眼前這點事,自然就算不得困難了。
”縣令說道:“以往躲進深山裡的人不出來,無非就是出來之後,沒有固定的住所,沒有人肯接納,沒有土地耕種,吃飯都成問題,還不如在山裡呢,至少旁人管不着,開墾了地,自家種着就是了。
”
“但是現在有陛下的敕令,有朝廷的政令,地方官府配合着幹活,種種便利之下,比起在深山裡避世,倒不如出來,畢竟,外面才是他們的故土。
”
中原人的故土情結,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凡有能力了,就算是死在外面,也要想辦法回鄉安葬。
人回不去,魂也要回去。
看到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李複也就放心了。
“将來這邊就有勞縣正操心了。
”李複說道。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縣令說道:“治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也是父母官能力的體現,休甯縣将來越來越好,也離不開殿下您的幫襯。
”
接下來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商業互吹了。
李複也看出縣令的意思了,如果可能,他希望自己能在休甯縣多砸錢,不僅僅做茶葉生意,也搞點别的産業,帶動一下休甯縣其他産業的發展,增加當地百姓的就業機會,拉動經濟,促進生産消費,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那他這個縣正,隻需要維持好這個良性的循環,每年的政績送到長安城去,那都是臉上有光的。
安置百姓的事情都已經羅定了,接下來就是那些在山上躲着殺人越貨,負隅頑抗,窮兇極惡的山匪了。
也是時候該動手了。
次日,李複就帶着護衛回徽州城,與刺史商議過後,決定明日便帶兵前往山中剿匪。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