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2章 許以好處

首頁
    。

     他起初也是覺得,李複不過是帶兵來走個過場,表面上好看了,能拿到些功勞也就完事兒了,風風光光的回到長安城,等候陛下封賞。

     但是沒想到,能夠考慮到的事情,他已經全都考慮到了,還快馬加鞭的送消息到長安城去,跟陛下要敕令。

     就是不知道送往長安城的消息裡,有沒有提到徽州府衙。

     刺史一邊擔心,一邊贊歎李複心細如發,并非他之前所想的那樣,隻是個花花架子。

     這位泾陽王,還是有點東西在身上的。

     “是,若是有陛下的明令在的話,咱們的行事,也就更方便了,至少,有的百姓還是願意相信朝廷的,先前他們在山林之中隐匿不出,一是擔心朝廷抛棄他們,二是即便是出來了,當地官府若是無法做出妥善的處理,他們出來之後的生活也無法保障,解決了這兩點,我想,還是有許多良善人家願意做咱們大唐百姓的,而刺史您,身為地方官員,有勸谏之功,這一點,是在下無法與您相争的。

    ” 李複話裡話外也是要将這功勞放在刺史的頭上,算作他的政績。

     總不能啥事兒都拉着人家做了,讓人家後續忙活來忙活去的,一點好處都不給人家吧? 那如此行事的話可就太不厚道了。

     “承蒙殿下擡舉,在下身為徽州刺史,此時也應當在下官的職責之内,隻是種種原因之下,一直未曾去做,如今殿下前來,倒真是讓下官慚愧。

    ”刺史歎息說道。

     朝廷不安穩,他們這些底下的地方官日子也是惶惶不安,生怕在朝中的靠山出了什麼差錯。

     李世民之所以在朝堂上循序漸進,沒有直接對老勳貴、世家下手,就是因為這些勢力盤根錯節,背後牽扯到很多人,很多官員。

     大世家出來的人,在朝為官的不少,他們甚至遍布了整個大唐各道。

     能做到一州刺史,掌握實權的,出身必不可能低了去。

     跟皇室子弟挂名的刺史是不一樣的。

     “怨不得刺史,刺史的難處,本王心中也清楚。

    ”李複笑道:“隻是如今,本王還是希望與刺史齊心協力,還徽州百姓一個太平的,如此,陛下那邊,也有個交代。

    ” “下官會全力配合殿下的。

    ”刺史拱手,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這件事本來就是要做的,而且人家也明說了,功勞有你一份,前面有泾陽王頂着,有陛下的敕令,他這邊無非就是做些善後的事情而已,不難。

     白白到手的政績,不要白不要。

     商議完之後,刺史便告辭了。

     李複又在客棧之中等了三天,三天之後,長安城四百裡加急的信使來到了徽州城,給李複帶來了皇帝的敕令。

     拿到敕令之後,李複直接去了刺史的府衙。

     既然皇帝的敕令來了,一定要廣而告之,将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得讓那些躲在山裡的人知道才行。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