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的性子其實也就是這樣,很多事情,他不樂意追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都過去了。
要是追究起來,如何追究?當年跟随在他身邊的那些老臣,都是對大唐有功勞的,他親自封賞的。
私底下做些買賣,他管他們作甚?
“朝廷的勳貴在邊境那點生意,無非就是好酒,好玉,好器皿。
”李複說道:“真正的好東西,他們要是弄出去的話,朝廷可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
“那還不算好東西?那也是犯法的。
”李淵說道。
“酒水,玉器,器皿,無非就是些享受的器物罷了,賣出去就賣出去了,這個不礙事,小侄指的好東西,那都是真正對大唐有好處的好東西啊,流到草原上去,那是對大唐有危害的啊。
”李複解釋着:“比如鹽,鐵礦,農具,大唐的醫書,各種技術相關的東西,那都是得咱們緊緊捂住的東西。
您想想,要是草原上的人得了這些東西,反過來再做對大唐有危害的事情,那就成了資助敵人了。
他們有了鐵,就能有更好的兵器,他們得了咱們大唐鑄造的技術,就能打造更好的兵器,得了大唐的醫書,學會了,就會救治更多的傷員,那些傷員康複之後,又成了進犯大唐的士兵......”
“買賣可以做,用些享受的器具,換咱們大唐所缺少的戰馬,這是劃算的,但是其他的,可萬萬不能沾啊。
”李複認真的說道:“小侄所列舉的這些東西,誰要是敢賣給突厥人,那就是通敵叛國,是萬萬不能放過的。
”
李淵面色也嚴肅了起來。
他覺得李複說的很對。
這種通敵叛國的行為,堅決不能有,這種買賣,是堅決不能做,是堅決要打擊的!
“你說的對。
”李淵認真的說道:“做生意就做生意,但是有些生意能做,有些生意,做不得,怎麼,邊境那邊發現有做這樣生意的人?”
李淵回過味兒來了。
“小侄一直在長安城,哪兒會知道邊境的事情,就是跟您聊着聊着,想起這事兒了,跟您說說。
”李複說道:“邊境那邊做買賣的不少,突厥又一直對咱們虎視眈眈的,小侄不是跟他們打過仗嘛,肯定不希望咱們内部從生意上出了纰漏啊。
”
李淵點點頭。
“恩,誰若是敢這麼跟突厥人做生意,一定得嚴懲,這麼多年了啊,咱們一直被突厥侵擾,不勝其煩。
”
說起這個,李淵可是太有體會了。
他如此說,也是表明了态度。
若是真有勳貴敢這麼在邊境做生意,換做是他還在位,他也要嚴辦。
“陛下,右監門将軍來了。
”外面的内侍走進來禀報說道。
“恩,讓他進來。
”李淵應聲。
長孫安業也跑來了。
李複想了想,拱手說道:“叔,您跟長孫将軍先聊,小侄就先告退了。
”
“恩。
”李淵見李複要走,便點點頭應聲。
殿中,琵琶女依舊在彈奏琵琶,李淵閉目欣賞。
長孫安業進入殿中,向李淵行禮。
“臣參見太上陛下。
”
“免禮。
”李淵擡了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