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停在原地,翻身下馬,攔住了一位農戶。
“這位兄弟,敢問這莊子上的人,都是去做什麼啊?”長孫無忌問道。
“哦,是這樣,這不要過年了嘛,主家正在給莊戶們發年貨呢,莊子上的人,每戶都有,一家六尺粗布,四個變蛋,還有半斤豚肉呢。
”
“莊子上的主家發年貨?還每戶都有?”
“是啊,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前兩年都有,隻不過,過去不富裕,也就是意思意思,有給彩頭罷了,但是今年給的東西挺好,至少那六尺布,夠給家裡人做新衣裳了。
”
“還有這變蛋,雖然也是莊子的作坊産的,但是這玩意兒在長安城裡賣的可貴着呢,我們這些普通莊戶人家,哪兒吃過這好東西?也就是要過年了,跟着主家一起沾光。
”
“那如此的話,主家豈不是要花費一大筆錢。
”長孫無忌說道:“我聽說,這邊莊子的主家,是泾陽郡王,而且,今年還得了五千戶的實封。
”
“那都是今年才劃進來的,年貨沒有他們的份,我們都是一直跟着主家的老莊戶了。
”那人說道。
“原來如此。
”長孫無忌拱了拱手:“多謝告知。
”
“不是什麼大事,沒什麼事的話,我就先走了。
”那漢子笑道。
拿了這六尺的布,回去給老婆孩子做身過年的衣裳。
長孫無忌翻身上馬,來到了前面,再次跟李世民他們走在了一起。
“問明白了?”李世民頭也不回的問道。
“問明白了,是泾陽郡王在給莊子上的莊戶們發年貨,說是年年都這樣,隻不過今年富裕了一些,給的東西比往年要多一點。
”長孫無忌說道:“莊戶們看上去都很高興。
”
“富裕了一些?哼,李複這小子,富裕了可不隻是一些啊。
”
想起那十三萬貫,李世民的後槽牙都發緊了。
不過,他給莊子上的百姓發年貨,這事兒辦的倒是挺好。
這小子會掙錢,掉錢眼裡了,但是呢,他人也大方,對于自己人,也不吝啬,在莊子上蓋房子,建作坊。
雖然也是為了給他自己掙錢,但是如同這小子說的,作坊蓋起來了,就需要用人,用人,就得給人家發工錢,給百姓提供了一份生計。
這是一個莊子的小道理,但是大唐,是成千上百的村落城池組成的,見微知着。
想讓百姓富裕起來,李複這樣的人,不能少。
若是大唐多一些李複這樣的人,百姓們不就都有能掙錢的生計了嗎?
李世民騎在馬背上,在思考這個問題......
如此的話,富民要靠商賈?
李世民想到這裡,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不,天下之本,重在農桑......
裡長的院子門口,莊子上的人都湊在這邊,門口支起了桌子,老周坐在一旁,他的身邊還坐了個賬房先生,桌子上放着名冊。
石頭則是在一邊幫着分發東西。
有人前來,便在名冊上找出他的名字,做好記錄之後,就可以到一旁領東西了。
裡長雖然年邁,但是精神很好,拄着拐杖,在門口忙着張羅,招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