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順手的事

首頁
    即便是要推心置腹的用他們,也要等考察期過了。

     至于考察期多久,得看李複什麼時候能摸索透這些人。

     最後才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是。

    ” 老周和張煥兩人趕忙應聲。

     “張煥,農戶們要安撫好,咱們莊子上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跟他們多講一講,讓他們把心放回肚子裡,平日也别光顧着種地,最好家家養一些雞鴨之類的家禽,不管是雞蛋還是鴨蛋,咱們這邊都收,有作坊在,讓他們安心,不會賣不出去的。

    ” “是。

    ”張煥應聲。

     雞蛋弄到作坊那邊做變蛋,而鴨蛋,目前數量不算多,李複全都讓作坊那邊單獨做成了松花蛋,主要還是供給宅子這邊,李複要吃的。

     另外就是用來送到宮中去的。

     不能忘了李淵和李二。

     “莊子上作坊蓋好了的事情,要讓所有的莊戶都知道。

    ”李複說道。

     “郎君,這個消息,早就已經傳出去了。

    ”石頭應聲:“早前咱們的人在十裡八村的收新鮮雞蛋的時候,大家夥就知道了,現在,附近養雞鴨的人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 有掙錢的好事兒誰不願意?誰不想自家的日子能過的好一些,每天都有來收雞蛋的,一天就算是賣個五六枚,那也是五六個銅闆,積少成多,家裡就又能存下一筆錢。

     養雞鴨對于百姓們來說,負擔也不會那麼重,平日裡散養就是了,回來再扔一些菘菜(白菜)幫子,就能養活得了。

     每天賣雞蛋的收益,可比他們養雞付出的要多多了。

     不像莊子裡定點養豬的那幾家,要每天上山打新鮮的豬草。

     這年頭,養豬不容易,畢竟誰家也沒有剩菜剩飯,主要還是靠着豬草喂食,宅子這邊也會送一些糠過去,加水一攪和,倒在食槽裡。

     “那挺好,估計随着咱們收雞蛋的馬車走的越遠,周圍養雞的農戶也會越多。

    ”李複笑道。

     多起來好啊,李複可是清清楚楚的記得,貞觀初年鬧蝗災來着,若是家家都養雞鴨,即便是受災,多少也能輕一些。

     尤其是在蝗災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雞鴨到地裡刨食,能消滅不少蟲卵。

     原本李複倒是沒往這上面去想,隻是如今一個變蛋作坊,倒是把這事兒給帶起來了,這就成了順手的事。

     長安城那邊,禮部已經大張旗鼓的準備李世民登基的事情有一段時間了,眼瞅着太子登基成皇帝。

     武德年最後的歲月也越來越少了。

     “好了,都去忙吧。

    ”李複說道:“石頭留下。

    ” “是。

    ” 老周和張煥拱手應聲,退出了廳中。

     李複在琢磨着,到了鬧蝗災的時候,必定是缺糧食的,長安城的高門大戶倒是好說,倉庫裡的糧食都能放爛了,但是尋常百姓家,抗風險的能力實在是太低了。

     但是他也不能明晃晃的告訴所有人,等到太子繼位之後就會鬧蝗災。

     那不是明晃晃的作死嗎?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