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作坊掌櫃

首頁
    半個月過去,莊子上的作坊也蓋完了,地裡也來活兒了,原先在這兒蓋作坊的人也都回去忙活地裡的事了。

     今年對于莊子上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年,以往隻需要管着自家莊子上這一畝三分地,李複也能打理的過來。

     現在不一樣了,李淵又給了他那麼多地,全都在泾陽縣,這會兒他名下的地多了,那些地都有莊戶種着呢。

     李複這個泾陽郡王,是食邑五千戶。

     但是食邑跟實封是有區别的,李淵賞賜給他的良田,實實在在到手的土地,這是實封。

     王侯公爵,卿,大夫世代以采邑為食祿,故稱為食邑在食邑内享有統治權。

     但是這也是周朝時候是如此,戰國時期食邑主相互兼并,世襲制度便廢弛了,到了秦漢時期,推行郡縣制,承受封爵者對其封邑内漸無統治權。

     到了唐朝,更是如此,食祿就改為以征斂封邑内民戶賦稅撥充。

     也就是說,李複這個郡王,在泾陽縣的土地是他自己的,原先有的佃戶是他的私産。

     而所謂的食邑五千戶,是朝廷給他發放泾陽縣内五千戶的稅收量做為工資。

     李複今年剛封了郡王,要發工資,也得等到明年了,可是賞賜下來的土地,他得管。

     不過好在現在手底下人多,而且從晉陽帶回來的,都是成熟的老人了,老周他們管這方面,一點問題都沒有,到時候去忙活的,也是老周。

     老周是這邊宅子的管家,但是這邊家裡沒什麼大事,今年讓老周帶幾個人去把事情料理好也行,順帶着讓他培養幾個能辦事兒的人出來,再往後他不就輕松了嗎? 李複現在還年輕,但是老周歲數不小了,這時候也該着手開始培養人了,免得等以後老周到了養老的歲數,宅子裡後繼無人。

     莫要小看了管家一職,一般人還真做不得。

     作坊蓋好了,原先都擠在老宅内的人,終于有個寬敞的地方了,先前老趙買回來專門做工的人,現在全都搬進了作坊的宿舍裡,以後在這裡專門做這活計。

     雖然他們是被買回來的,但是在作坊做事,也是有工錢可以拿的,以後攢下錢,說不準還能在這邊安家立業,娶妻生子呢。

     這并非是李複給他們畫的餅,而是真正有可能實現的。

     在李複的規劃中,往後要用的人多了,最好整個莊子上的莊戶都能夠好好的繁衍生息,生生不息,源源不絕,那往後用的都能是自家的佃戶。

     有了專門的地方,專業的工具,效率可就今非昔比了。

     馬車什麼的也都配備齊全,出去到十裡八鄉的收新鮮的雞蛋也輕松多了,而且,能夠走的更遠,還制定了專門的方向專門的路線,一路沿途去各個村莊,一天能走個一兩個來回,原材料就不用愁了。

     作坊完工之後,變蛋的生産就成規模了。

     如今作坊每日進出有度。

     之前在宅子裡的時候,人多了安置不下,現在作坊寬敞了,先前的人入駐進去之後,還空着三分之二呢,要将這三分之二的人員填滿,整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