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這麼說,君臣之間,不是什麼都沒了嗎?”李世民問道。
“所以要看,是忠于君王呢,還是忠于社稷,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說過,忠于社稷高于忠于君王,社稷沒了,臣子可以死,但若隻是君王沒了,社稷還在,臣子無非隻是難過而已。
”
李世民目光譏諷,随後出言道:“哦~那我明白了,前太子死了,你隻是難過而已。
”
衆人聞言,又發出一陣笑聲。
“因為大唐的社稷還在。
”魏征說道:“剛才說到齊國,齊候問宰相晏子,什麼叫做忠臣,晏子說,社稷有難,君王出逃,不跟着走。
齊侯說,臣子平常接受君王的封地和爵位,危難的時候反而如此對待君王,這能算是忠臣嗎?晏子說,君王若聽忠臣的話,社稷又怎麼會有危難,君王又怎麼會出逃!”
魏征此番言論,在場的東宮屬官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面色也不複方才那般輕視。
這個魏征,果真有點東西。
緊接着,魏征又說道:“反之,不聽忠臣之言的君王,忠臣又何必跟着他去死呢?”
李世民目光如炬,帶着幾分危險,盯着魏征。
“我知道,你的忠言就是,勸前太子,殺了我。
”
“是這樣。
”魏征大大方方的應了:“因為殿下與前太子相争,天下不安,社稷不甯,所以兩人之中,當殺一人。
”
魏征的語氣依舊堅定。
“所以,當初若是前太子聽了我的話,必無玄武門之禍。
”
“玄武門之變後,我不出逃,是因為,我做的是管仲和晏子這樣忠于大唐社稷的忠臣!”
殿中有人聽到魏征這般言論,紛紛唾棄。
“不知羞恥!”
“就是!”
魏征的言論引起的争議很大,多數人認為,他這是為了求活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竟然拿着自己跟管仲和晏子相比較。
“免跪。
”李世民擡了擡手。
“謝殿下。
”
魏征的話音剛落下,李世民又發話了。
“可是,若是我隻認忠于我的忠臣呢?”
魏征聽得此言,緊張的咽了口口水。
“殿下,我以為,古來治天下,良臣比忠臣重要,良臣是可用之才,尤其是當今天下大勢已定,治天下,良臣當用,忠臣嘛,若是沒有才能,隻是本分而已。
”
......
泾陽王府,小桃擺弄着院子裡種的花,現在開的正好看呢。
老趙則是使喚着下人,給院子裡的花草樹木澆水。
李複坐在樹下的躺椅上,吃着葡萄,悠哉悠哉。
“郎君,都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東宮也沒個動靜,那魏征,不會已經被太子殿下給殺了吧。
”
老趙不太相信魏征能活下來,畢竟,一個前太子的人,還是個謀臣,當今太子肯定要殺雞儆猴啊。
“不會,老趙,我說魏征能活,他就一定能活。
”李複說道:“有空啊,多讀讀書,看看朝堂大事,長長見識,現在咱們可不是莊子裡的小地主了,多知道一些朝廷大事,必要的時候,能保命啊。
”
“郎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