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打了一圈招呼之後回到了自己夫人身邊。
“剛才我聽着你那邊一陣喧鬧,怎麼了?”
“來客人了。
”李複笑着賣了個關子:“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客人?”
“誰啊?”李韶好奇。
“蕭瑀,蕭相公。
”
“蕭相公?”
聽到蕭瑀的名字,李韶也愣了一下。
“好好的蕭相公怎麼到莊子上了?”
李複将剛才的事情說給李韶聽。
“這.......這都第幾次了。
”
“管他呢,也不能給他掰着手指頭數着啊。
”李複笑了。
一個六遭罷相的人,這歲數了,罷官的路才走了一半呢,着什麼急呢。
既然來莊子上了,就在莊子上待着呗,宮中那邊,修書一封過去,說明情況,李二鳳必然是要給自己回信解釋一兩句的,哪怕是解釋不清楚,也沒關系。
世上哪那麼多事都能清清楚楚的。
“那既然蕭相公來莊子上了,咱們就好好接待。
”李韶笑道:“書院裡兩位老先生,他們能湊到一堆去。
”
“我也是這麼想的,有他們仨在書院,書院的名聲,可就更能宣揚出去了,不過這一點,對書院來說,沒什麼用,眼下書院就這麼大,就算是名聲宣揚出去,能招收的學生也是有限的,還是要緊着書院周圍的莊子村子來招收學生的。
”李複思索着:“當初建造書院最開始想的,就是能讓莊子上的孩子讀書,将來有一門手藝能傍身。
”
“總不能說名聲傳出去,慕名而來的學生多了,書院就開始挑挑揀揀了,那莊子上的孩子們怎麼辦?”李複雙手一攤:“我也不想本末倒置,所以,書院的學生,我琢磨着,要有一定的名額,留給莊子上,這是咱們自己人的福利,剩下的,再從來報名的學生當中選擇天賦較好,人品較好的。
”
“我初步是這樣想的,看這兩年的情況,明年書院再次招生,我估摸着,肯定會有很多人來。
”
“那夫君可以提前讓老趙統計統計莊子上明年有多少要去書院的孩子就是了,而後再看情況斟酌。
”李韶思索着說道:“莊子上的孩子雖然多,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要去書院的,一家一戶,恐怕隻能供一個孩子讀書,選擇家裡最聰明的孩子,進入書院。
”
“因為他們自己的孩子,最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百姓家掙錢不易,做任何事,都是要精打細算的,一家供一個已經是不容易了,莊子上往後幾年,若是條件好,或許有的一家能供兩個。
”
李複聽着,一邊聽一邊點頭認同。
莊子上的情況,他這個主家還不清楚嗎?
正常一家一戶,家中所有人,無病無災,這已是生活方面的上等人家了,掙了錢都能夠攢下,用來做些别的事情。
但凡家中有病人,要依托湯藥生存,那即便是掙錢,生活稍改善,一年下來,也積攢不下什麼家底。
隻是想讓家人活下去,就已經是付出良多。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