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8章 想法一樣

首頁
    後,你告訴我們說孩子不适合讀書做官,讓孩子去學技術....... 學技術還用得着來你們書院嗎? 十裡八村的,幹木工的,打鐵的,種地的,養畜類的,哪兒沒有啊? 怎麼就在你們這裡白讀三年書,還是要做這些普通百姓幹的活兒? 顔思魯的考慮,跟陸德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非說,将來從書院裡學到了東西之後,出了書院就能有個好去處。

     什麼是好去處呢? 比如說現在莊子上有這麼多作坊,去作坊裡做個賬房先生,掙的不少,還穩定,這是外面的人進不來的地方。

     這個,他們能接受。

     或者說,加入到泾陽王府的産業當中,為泾陽王做事什麼的。

     因為都知道,在泾陽王府麾下的這些産業當中當差,有保障。

     “如今我麾下産業缺少優秀的人才,第一批畢業的學生,不愁他們的生路。

    ”李複說道:“再怎麼着,讀書三年,認字,明理,比起那些直接去找師傅拜師給人家當學徒的,還是有優勢的。

    ” “給人家當學徒,要學多少年,十年八年的,還在師傅麾下呢。

    ” “師傅不說你出師了,就給師傅一直幹吧。

    ” “書院這邊的好處呢,讀書三年打基礎,不管幹什麼,得有一定的知識吧? 誰說,進農學院,将來就去學種地了? 司農監的官員,是專門種地的嗎? 那肯定不是,從古至今,任何一次的種子改良,包括發現新的種子,推廣種植,這都是朝廷司農監負責的事情,功勞當中,他們要占一大半的。

    ” “朝廷為什麼設置司農監,就是為了,要培育出更好的種子,老百姓種地,有更好的種子,提高産量,哪怕是十畝地提高一石,這也是進步,總有一天,能夠做到一畝地提升一石,甚至三石五石。

    ” “不去做,又怎麼能進步,怎麼能發展呢?” “包括畜牧業也是,隻看到了雞鴨鵝了?北方草原那麼廣闊的天地,如今那裡,是大唐控制範圍内。

    ” 雖然眼下打赢了,草原向大唐稱臣納貢了,但是,大唐要經營草原,要将其真正的納入麾下,就一定要有人紮根草原,讓那裡,徹底的變成大唐的領土。

     而不是“名義上”的。

     大唐缺少優質的戰馬,總要有人,去做這件事的。

     這是什麼,這是未來的職業藍海,學出來,你就遊去吧。

     “再說學工匠,不管是木匠鐵匠,圖紙總要會看吧,學賬房,數總要會算吧?”李複拍着手說道:“三年讀書,打基礎,比在外面給人家當學徒,方便快捷多了,甚至,這也是一條捷徑。

    ” 給人家當學徒,鞍前馬後的伺候師傅一家,拿着師傅比對待親爹還要孝順。

     掙了錢,那都是師傅的,師傅高興,賞給你仨瓜倆棗,那才是你的。

     當學徒苦,但也是理所應當,不然師傅為什麼要将看家的本事教給你呢?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