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應下了。
中午吃完飯,李複剛想着回去陪着媳婦兒睡午覺呢,宮裡就來人了。
兩儀殿的内侍帶着李二鳳的口谕來的。
“殿下,陛下請您進宮一趟,說是有要緊事,百騎司的人,從涼州回長安了。
”内侍低眉順眼的說着:“陛下說,隻要跟您說起涼州,您就知道是什麼事兒了。
”
李複一聽這個,恍然大悟。
懂了!
涼州嘛!
前兩天說過,百騎司的人從高昌回來,入關,那會兒就在涼州呢,這會兒是回到長安城了,那麼他跟李二鳳心心念念的東西,也一定給帶回來了。
另外,還有高昌送到長安城的大批棉花。
今年這個冬天,長安城的金吾衛,算是好過一些了。
“走,進宮。
”李複大手一揮。
這事兒還不得抓緊一些?
這是要緊事。
“來人,去跟夫人說一聲,說我有要緊事進宮,陛下找我說棉花的事情。
”
這樣一傳話,自家夫人也就明白了。
當初最會彈棉花的,還是自家夫人。
後來這活兒........給伍良業了。
反正他們這些人在莊子上閑着也是閑着。
這種重活兒,怎麼舍得自家夫人去做呢?
再後來,莊子上有專門彈棉花的人家了,伍良業他們這才解脫出來。
今年莊子上地裡的棉花收成了之後,也全都交給那戶人家,如今他們在莊子上經營着一家彈棉花的作坊。
他們出工出力,宅子裡出棉花出錢。
今年冬天,讓王府兩衛,和長安城的金吾衛一樣,全都穿上棉衣。
“是。
”丫鬟應聲,往後宅去了。
李複和内侍一起,帶上護衛,騎馬進宮。
甘露殿中。
李五和另外幾名百騎司站在殿中,中間擺放着一台織布機。
“陛下,這就是高昌人用的紡織棉花的機器。
”李五解釋着,并且讓人上手演示。
李世民在一邊認真的看着。
“另外,這個小一點的機器,是用來去棉花籽的。
”
李世民一邊看一邊認真點頭。
當真是方便不少。
大唐的工匠也能做。
原先之所以做不出來,也不過是工匠們對棉花,并不了解而已。
大唐的能工巧匠何其多,這簡單的構造,可難不住他們。
去年,在泾陽縣莊子上,棉花也是頭一回在關中大規模的種植。
以往,都是在宮中禦花園,或者是長安城其他高門大戶家的後院裡,種個三五株,用作觀賞,僅此而已。
尋常工匠也接觸不到棉花,而且去年莊子上種完了之後,采完了,也是宅子裡的人處理的,拿着棉花給工匠,工匠也是一臉懵不知道該怎麼做。
不過現在好了,有現成的了。
能用就用,覺得不好用,那就改嘛。
“今年從高昌運到長安的棉花有多少?”李世民問道。
“僅此次一同到長安的,有三十車,後續還會有隊伍運送棉花入關。
”李五解釋。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