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這事兒,小侄想着,還不敢大肆宣揚,嶽母說,孩子現在才一個半月呢,不宜将消息傳開。
”李複趕緊叮囑,可千萬别是流水般的賞賜加上太上皇的聖旨,把這事兒給宣揚開了。
萬一對孩子不好呢?
李複初為人父,一切都是小心謹慎。
有經驗的丈母娘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全都照做。
“還要等再穩一穩。
”
關于這件事,李複多多少少也有聽說過相似的話題。
反正,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你要說什麼封建迷信。
那好辦了,解釋一下自己怎麼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生活在泾陽縣的李複了。
所以說,該信就得信。
對自己沒好處的時候,才不信。
我們講,不是說不信,那麼但是呢?沒有說完全不信,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我們談說,說一定怎麼怎麼樣,說不信嗎?也不是,我們講究有選擇的信,有計劃的信,到時候呢?對吧,我們這個,是吧,完了這個信不信吧,你看,就先這樣了。
李淵點頭。
“恩,也是有這麼點道理在裡頭的,那此事,就不要大張旗鼓的宣揚了,這樣,我讓人去庫房裡挑選一些東西,你直接帶回去就是了,這是我這個做叔叔的一點心意。
”李淵笑道:“咱們都希望,将來,母子平安。
”
李複嘿嘿一笑。
“這事兒小侄一知道,就進宮來給您送消息,就是想讓您高興高興,隻要您高興了,小侄就更高興了。
”
“以前小侄還未曾成親的時候,您老人家就總是為我操心,什麼找合适的對象啊,成親啊,成完親要孩子啊,如今,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
李複也算是完成了李淵對他的最基本的期望了。
叔侄兩人聊起來的時候,李複突然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什麼樣的身份就要肩負着什麼樣的責任。
身為皇室宗親,泾陽王府的頂梁柱。
結婚,生孩子,都是必須要完成的責任,要肩負起這一脈的傳承。
不能享受到了身份待遇,該談責任的時候,滿嘴攘攘着自由。
做人總不該既要又要。
李淵笑着擺了擺手。
“這才哪兒到哪兒。
”
“如今也隻是才一個孩子而已,你要開枝散葉。
”
“你看看朕,朕的孩子們。
”
“多子多福.....”
李淵繼續語重心長的說着。
不過,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今天這個消息,的确是讓他老懷大慰了。
“叔,過些日子,我們兩口子打算回莊子上,算算時間的話,過年那陣子,恐怕王妃就不方便回長安了。
”李複解釋着。
李淵點頭。
“我明白了,你是擔心過年走動,還有宴飲的事情吧。
”
“無妨無妨,宮中你無須擔心,我會吩咐下去,你二哥二嫂那邊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的,就是長安城裡,平日裡與你家走動頗多的,逢年過節,來回走動,讓管家去處理這些事情,該解釋的解釋清楚,再過一陣子,這個消息也就不用藏着掖着了。
”李淵說道:“人家也是該給你賀喜要給你賀喜,若是一直藏着不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