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3章 仁德

首頁
    泾陽縣莊子上的莊戶們,置換房屋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因為他們也知道,主家是為了讓他們過更好的日子,而且,房屋置換之後,他們現在住的新房子,比原先的老舊房屋要好太多了。

     不管是下雨下雪,都不用擔心房屋倒塌的事故發生。

     從房屋建造的時候,就是他們親自參與進去的,質量什麼的,是完全有保障的,所以讓他們搬遷,哪怕是要再補貼一部分的工錢料錢,他們也願意掏這個錢。

     而長安城這邊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現在長安城的房價地價,今時不同往日。

     想要剩下的這十幾戶搬遷,可能要費一番功夫。

     不過,李複給出的兩個條件,也不會讓他們吃虧。

     如何選擇,就看他們個人的安排了。

     “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去談。

    ”姜确應聲:“可以先去那邊看看情況,如果選擇房屋置換的,倒是可以跟莊子上,一樣的模式,大不了就先給他們把房子蓋起來。

    ” “建造民房的話,人多,并不是一件麻煩事,可能一個來月,就能蓋起好些。

    ” 泾陽王府有錢有人,加上他跟閻立德直接将規劃圖紙給弄出來,明年一開春,春耕結束之後直接動工,人多,做什麼都是很快的。

     李複點頭,贊同姜确的說法。

     “反正到最後哪怕他們固執的不願意接受任何置換,就依舊守着他們的宅子在那裡生活下去,也無妨,強拆,暴力拆遷這種喪良心,斷子絕孫,損陰德,生孩子沒屁眼的事兒,咱們可不能做。

    ” 身為李唐皇室中的一員,天下是老李家在坐,百姓們,都是大唐的百姓。

     皇帝要愛民如子。

     身為宗室,更是要追随皇帝的步伐。

     天下穩,他們這些皇室成員,才能有好日子過。

     隻可惜,道理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

     比如說義安王,長樂王,為了保住自己的那點利益,竟然造反? 甚至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都不懂。

     李二鳳削減封王的賞賜,這才多大點動靜?爵位還在,俸祿還在,偷摸的做點小買賣掙點錢,隻要不越過那道紅線,别去走私鹽鐵什麼的,朝廷必然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到底還是沒趕上好時候。

     那時候長樂王在涼州走私,要是放在現在,倒騰點茶葉到關外去,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這就是着急帶來的後果。

     好多機緣,隻有活着,才能遇到。

     “殿下仁愛,體恤百姓,亦是大唐之福。

    ” 姜确誇贊着。

     越是身居高位,有一個仁德的心,對于底層的百姓來說越好。

     因為他們掌握更多的權力,更多的資源,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事情。

     如果說泾陽王身為一個郡王,為富不仁,就那十幾戶人家,他下令讓手底下的人強行找上門去,讓他們騰地方,那泾陽王府多的是辦法留地不留人。

     哪怕是最後事情捅到陛下那裡,一個郡王,也有辦法推脫,最簡單的無非就是讓手底下的人頂罪。

     其次就是,太上皇和陛下都厚愛泾陽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