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一趟出行,李複所到之處,心懷坦蕩的人就當是看熱鬧了,心虛的人,才如坐針氈。
生怕長安城的那些大老爺們腦子一抽抽,在自己的治下動手,那真就麻爪了。
“所以說啊,你這次也是長記性了,對比出以往的不同,往後再出行,就莫要隻身帶着十幾個護衛就往外走了,哪怕是從你那莊子上到長安,也要多帶一些人手。
”李淵說道:“那些盯着你茶葉買賣的人,也隻是暫時的消停了而已,這麼大的一塊利益,誰不想擠破了頭鑽進來?”
“要說這些人啊,叔比你想象中的,更加了解他們。
”
李淵目光深沉,看向宮殿外面。
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路走過來的。
走的小心翼翼,心驚膽戰。
說到這裡,李淵微微歎息一聲。
“算了,你要在長安折騰的這買賣啊,随你怎麼折騰去吧,送一部分錢到大安宮來,也不是什麼壞事。
”
李淵的臉上露出幾分笑意。
至少,這買賣當中如果有大安宮一份的話,将來出了什麼問題,宮中也好做事。
至于李複想要借大安宮的名頭什麼的,大安宮的名頭有什麼好借的,那太極宮裡的二郎,名頭不比自己這個老頭響亮的多,他去借二郎的名頭,反而更好辦事了。
李複微微一笑。
“行,那這事兒,就這麼說定了,以後如果還有什麼好事,咱們叔侄倆,還是老規矩,對半開。
”
李複拍着胸脯向李淵保證着。
李淵哈哈一笑,微微颔首。
“好好好,行,你的心意,朕收下了。
”
反正大安宮中是不缺錢了。
至于太極宮中缺錢不缺錢,跟他李複有啥關系。
自從上次李淵将自己的小金庫敞開了給李二鳳之後,這宮中内帑,還分什麼大安宮太極宮,他們爺倆關起門來合計去吧。
錢不在太極宮放着,也未嘗沒有好處,比如說有人惦記上了皇帝的小金庫,那李世民正好拿着内帑沒錢來哭窮。
至于内帑是否真的沒錢。
反正太極宮的内帑沒錢。
大安宮的錢,有,那是老爹的,是太上皇的。
他做兒子的,要孝順,怎麼能從老爹兜裡掏錢呢?
要用錢的時候,老爹主動給的,那就不一樣了,誰都說不出個啥來。
要是多說幾句。
就跟以前逢年過節你家老的沒有補貼小的一樣。
誰也别嘴誰。
李複和李淵三句兩句就将這件事給敲定了,一邊的李元昌還沒反應過來,反正是能理解,泾陽王兄是要給大安宮中送錢。
在李元昌的印象裡。
泾陽王兄,是好人啊。
以前宮中日子不好過的時候,李元昌身為太上皇嫔妃所出的兒子,是什麼處境。
現在宮中有錢了,生活得到改善,過的日子,跟往日還是有差别的。
差别就在于,宮中是否富裕。
那宮中是怎麼富裕起來的呢?尤其是大安宮。
雖然皇帝二哥和皇後嫂嫂一直往大安宮這邊送東西,阿耶是不缺吃穿什麼的,可後宮嫔妃,并沒有得到福澤。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