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母親笑着讓紀莫年多和旁邊方院長的女兒方苗說說話,說方苗看過他所有紀錄片。
旁邊的方苗臉有些紅,倒是大方的和他聊起來了
其實從飯局開始,座位安排,紀莫年就看出來意思了。
但那個方苗從他坐下,就隻是打了個招呼,和那些女孩一樣,和羅尼斯聊天。
但時不常的眼神會往他這個方向瞟。
紀莫年也隻當沒看見,此時母親把話說的這麼明白,周圍人又有些起哄,他也不能落了女孩子的臉面,家教不允許。
就笑着和她聊天。
這女孩很優秀,不僅是醫生世家,自己還在京城醫科大學攻讀眼科博士,這次也和導師一起回安城參加這個腦科神經大項目,負責的是眼神經這邊的部分。
而且膚白貌美長得很漂亮,談吐落落大方。
情商很高,看他對飯局興趣了了,就找他聊新聞界的趣事,還很有見解的談了京城那邊電視台采訪和安城這邊的風格區别。
紀莫年倒是和她聊着聊着,心裡的浮躁少了些。
飯局散了時,也在對方的主動下加了聯系方式。
可他并沒有繼續發展的意思,對方也沒有強求,就說交個朋友。
對方這麼說他就沒有拒絕的理由了,但紀莫年也不是傻子,他自小會看人,對方什麼姿态想幹什麼,他自是清楚,當然這麼多年除了華瑤讓他看不懂外,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識人厲害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個叫方苗的女孩哪怕每一步做的都很好,他還是看得出來她的目的,尤其她還是母親親自在飯局上點的,大家都看得清楚,這是牽線搭橋。
所以在她要問他可不可以開車送她回去的時候,紀莫年先一步走到李教授身邊,說自己沒喝酒,送李教授回去。
李教授笑着看他,又看看他母親,最後歎了口氣點了頭。
開車送李教授回去,這裡原來是她的工作室,後來張教授去世後,李教授就從家屬搬到了工作室住。
說是工作室,但面積不大,裡面隻有兩個房間,在科研精神心理診所的最頂層。
李教授幾年沒回國了,這裡前段時間打掃出來的,但因項目匆忙,她隻偶爾回來住,所以陳設都沒變。
紀莫年一進去,瞬間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
還是那張有些裂紋的老式沙發,旁邊是同色系的躺椅。
書架上放着很多精神心理的書籍和一些檔案,以及班得瑞的輕音樂碟片。
青檸色的窗簾,牆上簡潔的鐘表,和一幅巨大的紅色翅膀的蝴蝶油畫。
隻是窗台上少了印象中的幾盆虞美人。
李教授笑着将窗戶打開,夜風徐徐吹來也讓人有種舒适感。
這工作室的布置看似簡單,但很考究。
每一處都讓人舒心,又有幾個點給人以視覺沖擊力,可越是沖擊過後,看其他的地方越會有放松的感覺,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的布局擺設。
李教授主科研,但她的工作室偶爾會接一些熟人的委托,作治療。
或者安城醫院精神心理那邊,有嚴重患者,也會接到這裡來診療。
但來找李教授的多是需要保密或者病情嚴重的患者,因為不是單純的心理疏導,她科研的項目是精神疾病與心理。
心理問題導緻生理疾病,或者生理疾病導緻心理問題,交叉的一個學科。
紀莫年之所以十幾歲就來這,對外說是輔導功課,實際上這都是借口。
沒人知道,紀莫年在成為李教授學生之前,是這裡的病人。
而在他之前,那個無人提起,現在幾乎無人隻曉的紀莫年的姐姐紀莫尋,也是李教授的病人。
喜歡撕裂焰火請大家收藏:()撕裂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