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馬背,隻有雙手還牢牢握緊缰繩,手臂的肌肉因用力而隆起,金玉臂環在張力的作用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咔咔聲。
甘茨卻沒有心思顧及,離目标越來越近,他看準時機松開一隻手。
把全部的重量都交到左手上,同時右臂伸直,盡可能的靠近地面。
紅綢在馬兒的快速奔跑下一根根攢積到手臂上,視覺效果就像被主動吸附過來似的。
一根、兩根、三根……
等到甘茨折身而起的時候,草地上已經不見一片紅色。
兩秒過後,待所有人确認了這一切,場上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久久不能停歇。
聲壓大到許微微都有些耳鳴。
她也激動的跳躍着,發出歡呼。
平日裡大喊大叫“發瘋”的機會極少,現在夾雜在衆人裡倒顯得不那麼失态了。
這一套動作的含金量她一個外行人也是懂得的。
她做不來,但聽甘茨講過。
前面那些驚險動作自不必提,光是聽着都是讓人兩眼一黑的程度。
最後一項看似簡單許多,隻是從地上撈彩綢而已,可實際上卻是最難的。
馬背高,加上人上半身的高度,是根本無法從地上撿東西的,臂展再長也無法做到。
要想觸及地面,就勢必要脫離馬背。
可規則還要求不能從馬上下來。
也就是說人要脫離馬背,還不能完全脫離。
得要掉不掉的墜在那兒。
這是最考驗平衡的,還有力道的控制、和馬兒的默契程度。
這一項俗名又叫“撈彩頭”,顧名思義,撈到的彩頭肯定越多越好。
一共十條,五條以上已經算很好的成績了,更多的是兩條、三條。
人在那樣的姿勢下,不掉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留足夠的力氣重新上去。
時間一長,手臂脫力,掉下去就沒有成績了,還有可能被踩炸内髒。
像甘茨這樣的“滿堂彩”不是光有實力就能做到的,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上次出現這樣的成績是甘茨父親那一輩的事了。
頒獎的時候,酋長眼都要笑沒了,大掌用力拍着兒子的後背,接受父老鄉親們的誇贊。
甘茨也不見比賽時發狠的勁頭了,一隻手抓着後腦勺,笑得既不好意思又帶點小驕傲的模樣,讓許微微看得胸口熱熱的,湧起一股莫名的沖動。
想挼。
别人家的孩子,奶奶的夢中情孫,說的就是甘茨哥哥了吧。
想要一個像他這樣的孩子。
在這一天,許微微第一次在腦海中有了“理想兒子”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