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去津門工作,要是在家住,開車一趟就得兩個多鐘頭。
來回就是四五鐘頭。
一天到晚的,就耗在路上了。
再說調去那邊,工作環境還得重新适應,也不知道同事好不好相處?
陸淼心裡想着,嘴上也抱怨出了聲:
“你們總局也是夠奇怪的,這邊幹的好好的,幹嘛非要把人往那邊調?也不嫌折騰的!”
傅璟佑捉着她手湊近唇邊貼了貼,解釋說:
“要推行一個新政策都是這樣的,總會有一段難走的路,慢慢就會好的。
”
計劃經濟的體系下,一切生産資料歸國家和集體所有。
工廠的運行和升級設備,也主要依賴國家财政撥款。
現在新政策向市場經濟轉型,雖然漸漸放開了工廠的自主經營權,可是國家對企業的資金支持也在逐步減少。
再一個,人員冗餘、工作效率低,國營廠子還要擔負職工養老和醫療等方面的福利保障。
資金鍊一下子斷供,很多大廠都遭不住,很早之前就有局部安排工人内退、待崗的現象出現。
大廠尚且如此,像京北的廠子?
之前經過貪污事件,廠子内裡就已經被架空到負債的境地了,傅璟佑弄出了一個打火機,才挺過來一口氣勉強維持着。
現在這麼一搞,直接都能宣布破産了。
這陣子開會,總局的這個安排,也算是比較看好傅璟佑的了。
要不然别看他是幹部,估摸差不離的,他也要跟那些提前勸退,享受退休福利的職工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