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璟佑擡起眼眸看陸淼,等待她的下文。
“廣深那邊有地理優勢,現在已經打響了第一炮,其他地方也不會等得太久……”
陸淼輕抿唇瓣,把過去在老家想過,卻沒來得及說的想法跟他提了一嘴:
“現在包産到戶落實的地方越來越多,有餘力的,還能多包地……老家那麼多荒山,閑着也是閑着,要不跟叔嬸提一嘴,給承包個山頭種點果樹什麼的?”
傅璟佑劍眉凝起,認真思考。
陸淼繼續說道:
“前期樹苗種下去,也不用怎麼費心思打理,等以後改革的風吹到老家那邊,樹也差不多該挂果了,到時候正趕上收成,多好?”
傅璟佑搖頭,覺得她有點太想當然:
“哪有那麼好的事,賺錢那麼容易?”
陸淼嗔怪一笑,撒嬌似的輕輕推他一下,側身坐在他身側:
“誰說一定要掙錢了?收成好,能掙就掙,要是收成次,自家能吃到點新鮮果子那也不虧了。
”
老家物價擺在那裡,又都是荒野山頭,要搞承包也花不了多少錢。
想着,陸淼又說:
“叔嬸兒都是勤勞的農民出身,現在年紀大了,不讓他們種地,他們心裡不塌實,肯定也不會聽,可要是到時候果園辦成了,能盈利有進項收入,說不得他們會衡量做選擇呢?”
打理果園也要費心思,但肯定比天天泡在田間地裡要輕省些。
傅璟佑認真考慮她說的話,覺得有幾分道理,就在信後末尾撩草提了幾句。
不過他沒按照陸淼說的那樣寫,而是斟酌修飾了下。
他很了解賀宏進和陳桂芬。
乍然提起承包種果樹什麼的,場子鋪的太開,老兩口心裡肯定會猶豫。
但是考慮可能是他們想吃,所以大概率還是會去搗騰。
而一旦真的執行起來了,像陸淼說的那樣,老兩口都是勤勞的農民出身。
樹苗種下去就絕對不會存在什麼“不需要怎麼打理”的情況。
老兩口必然會像日常種地那樣精心照料。
一來二去,别說給他們減輕日常重擔,還給多派了些任務。
可如果換個角度,把個人承包替換成集體承包。
一戶産業變成多戶産業,甚至是整個村子的産業,那就要另當别論了。
像最初生産隊裡搞稻花魚一樣,一起出錢出力,集體分紅。
人多力量大,也更有搞頭。
到時候别說自家吃果子,乘風而起,帶動村子富起來也是有可能的……
傅璟佑沒敢寫太深,潦草寫了幾句建議梗概,就把信紙給陸淼看。
他的意思是,先把分析的情況遞回去,看看老兩口的意思。
要是認定可行,到時候再考量細節。
陸淼粗略掃了兩眼,便點點頭把信紙交還給他。
讓他疊好,連着一小疊照片一起裝進信封裡。
他考慮的是在理的。
陸淼提果園,其實也就是個建議。
改革開放有很多先機,但是機會這種東西說直接點,就是命裡有、命裡無的東西。
點子給出了,幹不幹随自己。
幹了未必成,不幹肯定是不成。
畢竟天上不會平白無故的下錢雨……
雖然沒有絕對的把握,但陸淼考量過。
老家那邊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