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身上帶的吃的,也吃得差不多了。
傅璟佑幹脆坐進路旁的面攤裡,打算先解決了飽腹問題再說。
不過有一說一,這路邊攤的價格,确實是比國營飯店實惠很多。
傅璟佑個頭高,食量大,吃完一碗面條,又要了一碗。
經營面攤的,是一對中年年紀的兩口子。
也挺會做生意,吃兩碗面就送半個鹵雞蛋。
葉兒菜的清湯面條,看起來清淡異常。
可配上碗沿一側被菜刀一分為二、色澤深沉的鹵蛋點綴,感覺立馬就變了。
盯着看了兩秒,傅璟佑夾起雞蛋咬下一口,眸子微微阖上,不盡如人意地晃了晃腦袋。
還是他媳婦做的好吃。
面攤價格實惠,坐下吃飯的人有不少。
就這片刻的功夫,吆喝一大圈才賣出去幾雙襪子的小寸頭,也坐到了傅璟佑身側。
小寸頭招手要了一碗素面。
面攤老闆娘手腳麻利地端來湯面碗,笑着打趣:
“麻頭,你賣襪子的錢全來捧場吃我家的面了,這回還跟之前一樣嗎?裝兩個鹵蛋帶走?”
“冇計啦(mǎogǎi),打工仔,翻工就是為了吃飯的啦。
”
被稱作“麻頭”的小寸頭擺擺手,雙方看着就是熟人。
“雞蛋還是要兩個,我太嫲就愛吃你們家的。
”
“行。
”
傅璟佑聽不懂粵語,就沒搭讪,埋頭繼續吃自己的。
麻頭卻留意到他剛才閉眼搖頭的動作,抽了一雙筷子一邊攪動面條,一邊探長脖子看他:
“诶~!高佬,雷頭先點解甯頭啊?(你剛才為什麼搖頭)”
傅璟佑看了他一眼,剛想做出肢體動作,表示自己聽不懂他的方言。
可回想剛才,這個麻頭吆喝賣襪子的時候,分明喊的普通話,便轉口直白道:
“我聽不懂你這兒的方言。
”
麻頭詫異了一下,身體後仰上下掃視傅璟佑:
“你不是金山佬啊?!”
金山佬,指的是一些居于美洲和澳洲的華人,或從那邊回來定居的男子。
近兩年來漂洋回來的華人有不少,而且手裡經濟情況大多比國人要好上不少。
傅璟佑面色紅潤,身條高挑結實,麻頭上來喊他“高佬”,和他的個頭身闆兒也脫不了幹系。
加上傅璟佑身上的一切特征,看着就是日常好吃好喝、日子好過的主兒。
麻頭以為他是海歸,所以才熱情跟他套近乎。
傅璟佑不懂“金山佬”的意思,也就沒接話,掃了他一眼,低頭繼續吃面。
麻頭大緻明白過來,是自己誤會了什麼。
不過不要緊。
不是海歸、金山佬也沒關系。
這人看着就像是有錢人。
麻頭低頭唆面,閑暇功夫伸手拍拍傅璟佑,積極推銷道:
“老闆,我這裡賣好些小玩意的喔~襪子的質量也特别好……”
傅璟佑聽不慣“老闆”這個稱呼,也怕引起是非,就打斷他道:
“叫同志。
”
麻頭愣了兩秒,抓抓腦袋點點頭:
“行,行,同志!”
“那同志,你要不要再看一下襪子?”
麻頭能說會道,說話一套一套的,拍着胸脯認真擔保:
“華人不騙華人,我保證,我說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