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或許不知道情況。
他們卻都是英語專業的,而且還是一個班級,多少都知道一些。
那什麼國英社是國家部門,班裡一前一後就選了兩個人過去。
先進去的李月是冒名頂替,那她冒的能是誰?
專業班級裡誰最能耐,大家心知肚明。
現在李月被退學了,那位還穩穩地待在國英社呢!
看破不說破。
英語一班的學生背地裡悄悄打量陸淼,目光炙熱又複雜。
衆人羨慕陸淼的能耐,卻又惋惜自己一開始就站錯了隊。
要不然好好相處,少點針鋒相對,說不定也能沾點光什麼的……
說到沾光,衆人就想起和陸淼交好的王勉,心裡不禁又是一陣羨慕。
好像說王勉昨天又領了報社的工資。
一個月都還沒走到頭,就拿了六十多塊。
那可是六十多塊!
正經鐵飯碗廠工,一個月工資都少有那麼多的。
王勉還是在校學生,就可以拿那麼高的工資,怎麼能讓人不唏噓,不羨慕?
這事兒就不能細想。
越是細想,越是讓人悔得腸子都要發青……
之前陸淼和李月之間的對決,真就都是很小的事。
小到連分對錯都上升不到。
他們之所以站隊李月,完全是因為陸淼見招拆招,鎮定且氣場強勢。
對調過來再看李月,簡直弱不可擊,可憐中帶着幾分荒唐的可笑。
人是會同情弱者的。
尤其在某些時候,他們和李月的處境大差不差,所以更容易共情到那種局促和尴尬……
現在想起來,那些事明明和他們沒什麼關系,他們當時為什麼要冒那個頭?
要是沒冒頭該多好?
現在已經造就了這幅局面。
關系能不能挽回暫且不說。
别再繼續惡化就是最好的了。
……
英語一班少了一個愛冒頭的李月,學習氛圍都祥和了起來。
同學之間的心思,陸淼沒空多想。
周一、二、三、五跑兩邊學校。
周四和周六日跑國英社,她忙着呢。
日常雖然奔波,但是奔波帶來的情緒價值,足以撫平一切。
一開始幾邊來回跑,陸淼手忙腳亂,覺得時間緊吧。
每天都着急忙慌的。
後來跑了幾趟下來,漸漸适應能利用上一些碎片時間,就要好很多。
比如學校午休,和國英社那邊沒什麼事兒的時候。
她能在間隙之中,把人大那邊的備課内容,針對情況慢慢整理出來。
當然,并不是所有事情和人帶給她的都是正向的東西。
讓陸淼感觀格外差勁的,就是翻譯6組的組長陳慶海。
似乎對上次事情的處理結果不滿意,陳慶海對陸淼的針對意思十分明顯。
一開始是卡硬性規定,說新人過來得先熬三個月,就必須得熬三個月。
說不放稿子給陸淼,就鐵了心不放。
後來因為談老師經了馬主任的提醒,不能荒廢了陸淼這顆苗苗。
所以三樓那邊,偶爾會有一些稿件内容指定給陸淼做。
陳慶海制止不了,便開始在别的地方繼續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