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可憐,照顧一個是照顧,照顧兩個也是照顧,都是順帶着的事兒。
傅家人都是實誠的好人。
這話,周鴻聽了心裡塌實,連連道謝,也不跟唐梅客氣了,事後與傅家的關系走動,也愈發密切。
這是有關周時安的。
再說小夫妻兩個。
小院收拾妥當後,平時就算下午沒課,傅璟佑也是紮在電機廠或者圖書館。
這回跟媳婦兒約好要去海鮮市場,傅璟佑早早幹完制冰廠的活兒就回來了。
在家吃完午飯,兩口子坐上自行車出發。
海鮮市場的冷庫需求大量的冰,因而距離青塔胡同這邊并不遠。
隻有三四裡路。
未來的海鮮市場,運輸便利,新鮮貨大多是晚上或者淩晨就送到。
所以趕早過去,總是能買到又好又新鮮的東西。
眼下階段不同,後世許多聞名于世的道路還沒修建起來。
道路運輸曲折,生鮮運輸鍊更是不完善。
能從沿海地段大費周折運送過來的,不是凍貨,就是相對耐造經得起折騰的。
比如甲殼類、貝類等等。
也幸虧這時候的海鮮市場,沒有趕早趕晚一說。
陸淼和傅璟佑一點多從家裡出發,兩點到地方,裡面攤子都還開着。
說是海鮮市場,其實就十幾個攤子。
其中一半攤子,賣的還是河鮮水産,包括這田螺、甲魚。
老家甲魚最開始都沒人吃。
傅璟佑見有賣的,裙邊殼兒還是盤子那麼大的,看個頭真不小。
他見了新鮮的,上去問多少錢,一聽八毛錢一斤,比豬肉賣得還貴。
他扭頭看陸淼,深邃桃花眸微微睜圓,錯愕又狐疑。
他推着自行車,偏頭和陸淼說起悄悄話:
“這玩意這麼貴,真有人買?”
陸淼知道他心裡有一句話沒明說:賣這麼貴,誰買誰是冤大頭。
陸淼憋笑,說:“城裡都知道這東西有營養,會做得弄着也好吃,之前你不是吃過嗎?”
傅璟佑想着也是。
從前隻當是媳婦兒手藝好,能把沒人樂意吃的東西,做成頂頂好吃的下飯菜。
現在才知道,原來真是進補的好東西。
理解到這個東西進補,傅璟佑心态立馬就不一樣了,拉着媳婦兒就往擺着裝甲魚盆子的攤位上走:
“那買一隻回去,這麼大的一隻,夠一家子人吃。
”
“咱們是來看海鮮的,買什麼甲魚?還賣這麼貴……”
陸淼刹住腳不肯,這回輪到她說冤大頭了:
“要是想吃,等過一陣子回鄉,你下地籠抓幾隻就是。
”
“那時候是那時候,現在是現在,能一樣嗎?就買一隻回去。
”
“你聽不聽我的?要我在外人面前擰你耳朵是不是?”
“……”
傅璟佑一噎,“好好好,行行行,不買不買。
你真是……”
“你才真是。
”
陸淼沒好氣白他一眼,走在前面。
傅璟佑晃晃腦袋,高挑的個兒推着自行車老實跟在身側。
市場上賣的海鮮種類不多,但對于這個年代來說,已經很可以了。
天熱怕放不住,陸淼不敢買太多。
稱了三斤海蛎子、三斤扇貝,凍帶魚買了一條,幹貨紫菜和裙帶菜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