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東西往市場另一邊走。
賣菜和賣各種物件工具的,還有廢品站,都在一個朝向,傅璟佑來過很多回,基本都轉熟悉了。
背後那一塊是屠宰場和制冰廠。
零散的攤位也有一些。
他上回找水泥的時候,路過時草草看過一眼,好像有掃見“招工”的字眼。
當時趕時間沒仔細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傅璟佑打算去看看。
要真有招工的,可以跟人問問什麼情況。
屠宰場每天三更天就開始幹活,這會兒已經關了大門,隻留一側小門還開着。
門口血水混在一起,濕膩膩的。
傅璟佑打量兩眼,沒看見能搭上話的,就繼續往前走。
制冰廠的大門倒還開着,門口停着一輛青藍皮的東風小卡。
後面車鬥裡,有兩個人跑上跑下地配合裝貨。
傅璟佑看見一眼,門口那邊,朝裡的門闆上果然挂着招小工的招牌。
他緩住腳步,直接跟車上的人搭話:
“大哥,這兒是招工嗎?現在還招嗎?”
年輕人看着身闆倒是還行。
周鴻站在車鬥裡往下掃了兩眼,旋即踩着門闆橋下來。
跟他配合瘦高個小夥從屋裡搬來箱子,他擺擺手,讓那瘦高小夥自己先搬着。
他則掃視傅璟佑,往一側走了幾步說話。
一開口,就是豪邁的東三省腔調:
“哪兒的人?聽着不像北邊的?”
傅璟佑颔首,如實相告:“南邊過來的。
”
這年頭出遠門得有介紹信,還有時間限制,到了時間必須返回戶籍地。
一聽傅璟佑是南邊過來的,周鴻立馬搖頭:
“廠裡缺個搬運的,但是是招長工,短工不穩定,不要。
”
他說着,轉過身就要回去繼續忙。
傅璟佑跟上他,道:
“這邊上工都哪些點兒?要是時間合适,我也能做長期。
”
周鴻側眼看他,有些不相信:“你不回南邊?”
要是工作調動,能長期留在北邊還情有可原,可眼前的年輕人明顯沒有。
要不然也不會到制冰廠這兒來找散工幹。
傅璟佑晃晃腦袋,徐聲解釋:
“我在附近一片上學,這幾天可能不穩定……等過了這幾天,我早晚,中午都可以過來。
”
年前高考恢複,周鴻知道。
附近一片隻有大學,聯合跟前年輕人的年齡,周鴻立即明白了什麼。
“大學生,文化人,來這兒打散工,不覺得丢人?”
“都是勞動,不分高低貴賤。
”
“行,好一個勞動不分高低貴賤!”
周鴻很喜歡這句話。
“這兒每年國慶到入夏一趟車,入夏至國慶前兩到三趟。
”
“每趟車八十箱貨,搬一箱是兩分錢,現在天冷,中午把貨裝好就行,等以後天熱了,就得趕早。
”
“活兒不算重,就是得手穩,不能碎了裡面的玻璃瓶子。
”
制冰廠夏季産冰和汽水,其他幾季看情況歇業或者是隻産汽水。
目前這陣子出廠的就是汽水,裡面都是玻璃瓶裝的。
要不是東西怕摔,搬運工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真挺好招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