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璟佑驢唇不對馬嘴,着急忙慌地丢下一句“有救了”,人就跟一陣風似的,在太陽奔騰的熱浪下跑遠。
陳桂芬一臉茫然,沿着大道往前走一段,又轉身往回走一段。
不知是該繼續往縣裡去,還是該掉頭去追傅璟佑。
來回來去走了幾圈,最終擔憂占了上風,陳桂芬繼續往縣裡走。
傅璟佑急速趕回家,翻出家裡的背簍,把米缸裡所有的細糧全部裝進背簍裡。
他背着背簍橫插幾個山頭,去了隔壁紅旗公社第七大隊的顧家莊。
那個顧家和他從前的境地一樣,為了不給人惹麻煩,這事便不好聲張。
到顧家莊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
傅璟佑在顧家莊外的茶山貓了一陣兒。
等到天黑地裡看不見人了,才插着田埂小路進生産隊摸索。
他們這類人從外表衣着上難以區分誰是誰,可有一個特性,一眼就能确認對方的身份。
磚瓦房。
眼下光景艱難,鄉下沒幾戶磚瓦房。
如果是根正苗紅的社員家,省吃儉用真的壘起了磚瓦房,那一定都是往體面、氣派的方向收拾的。
反之特定人群,就像以前的他一樣。
哪怕頭頂漏光漏雨,為了避嫌省下事端,将就将就的也就那麼過了。
傅璟佑沿着生産隊穿梭,很快就找到了目标人家。
鄉裡熱天關門晚,他站在門口叩動門環。
這戶人家的格局和傅家差不多,“叩叩叩——”的幾聲。
很快一個小丫頭從廚房跑了出來。
看見傅璟佑這個生面孔,小丫頭趕忙又退回廚房:
“婆!不是哥和岚姐姐,是個不認識的……”
“這個點兒怎麼會是不認識的人?是不是你看錯了?是你陽哥來了?”
一道滄桑卻和藹的聲音傳來。
緊接着,一個圍着襜衣服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了出來。
看見傅璟佑,老太太也是一愣:
“同志,你這是……”
傅璟佑抿了抿唇,從肩頭放下背筐。
沒有得到允許,他沒有大剌剌地進門,隻在門口說明來意:
“阿婆,您會醫嗎?晚輩想求您一些事!”
老太太神色一凜,如有所料般直揮手:
“不會醫,也不看診!這位同志,你回去吧!”
“阿婆,我過來不是求您看診,更不是為難您,就是想求些藥材,我拿口糧換行嗎?”
傅璟佑急了,提着背筐往堂屋推。
他也不隐瞞,直接說明情況:
“您别急着拒絕……我也是沒辦法,家裡大人就等着這幾味藥救命了!”
大概醫者仁心,又或許是傅璟佑過去心切虔誠,老太太見他還算知禮,就問了兩句。
傅璟佑吸吸鼻子,抹了一把臉,如實說明情況。
老太太道:“你找的那個老先生說的是哪幾味藥?”
傅璟佑趕緊道:
“熟、熟地黃,當歸,要黃芪,要茯苓,白芍,還有川芎……先生說了,别的沒有不要緊,但是地黃不能缺!”
老太太點點頭。
都是侍弄中醫的,光是聽着零散的藥材名也能聽出一些門道。
都是補益氣、補血、養血的常見藥材。
雖是常見,可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