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水田經過,就想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稻田裡養魚,是不是真的能行?
最初秧苗長勢緩慢,葉片之間間隙大。
有人路過或者靠近,裡面魚兒受到驚吓,一下子能“跐溜”竄出去好幾米。
活躍度極高,也不見有浮面的死魚。
站在田埂子上,都能看見若隐若現的青色魚背。
有些人本來還不怎麼相信,看見這一幕,仿佛看見了即将收進口袋裡的大批工分和錢,一個個的喜形于色。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社員們上下工都熱衷路過那兩畝水田。
水稻沒漲起來的時候,衆人路過,嘻嘻哈哈指着魚背看魚,說這個大,說那個也大。
有人人則失笑反駁,說魚放下去還沒一個月,哪裡大了?
後期天氣漸熱,禾苗生長迅速,漸漸開始抽穗開花。
社員們路過時,很難再看見魚,但是偶爾能聽見田裡撲騰的水花聲,心裡也覺得安逸。
任誰都禁不住的想要誇一句:
文化人就是不一樣。
陸知青人美心善想法多,有了點子要發财,還都是帶着大夥兒一起富起來!
陸知青是好人。
是大好人!
諸多種種……
誇陸淼的人多了,先前明裡暗裡針對過陸淼的嬸子、嫂子們簡直都快成了活靶子。
隊裡老爺們不好意思把她怎麼樣,那些眼看着要參與分紅的婆娘們卻都一個個的不客氣起來。
但凡遇見那幾個刺兒頭,不是呸上一口,就是白眼甩上天。
這其中以陳淑蘭和吳寶銀還有陳妙妙為首。
陳淑蘭和吳寶銀畢竟是生産隊社員。
平時是碎嘴了一些,可是明晃晃的好處擺在眼前,誰會跟好處過意不去?
挨罵歸挨罵,但凡遇着陸淼出來遛彎,陳淑蘭和吳寶銀若有似無的,都會客套的上去示好一番。
陸淼态度冷淡也不要緊。
外人看見陳淑蘭和吳寶銀的改變,對她們白眼和鄙視漸漸的也都消退減少。
這是陳淑蘭和吳寶銀。
可陳妙妙不同。
陳妙妙本來就不服陸淼。
生産隊裡對陸淼的贊揚聲越大,她心裡就越不得勁。
更别提她和陸淼的情況截然相反。
陸淼屬于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對她和顔悅色。
她則是走去哪裡,哪裡就有人給她白眼。
生産隊的那些人就跟腦子不好使一樣,隊裡是養了魚沒錯,可是這不是還沒到收成的時候嗎?
是不是真的能掙錢,最後結果都還未可知。
一個個的,有必要谄媚、巴結的那麼厲害嗎?
陳妙妙心裡憋着火,時刻都在找機會。
生産隊因為稻花魚的事,每個人都在誇陸淼,陳妙妙想從稻花魚下手,偏偏那兩畝田,隊裡重視的得厲害。
别說平時有人盯着,就是夜裡,賀宏進和什麼記分員、婦女主任的,也會經常的過去溜達。
似乎很擔心被偷,又或者遇到其他的問題。
陳妙妙蹲點好長時間,都沒找到機會,隻好暫時放棄,轉頭找别的機會和法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