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安排我過來找一個人。
”
“啊?找人,找人?”
“是,你們生産隊是有個叫陸小寶的知青吧?”
胡緻遠颔首,從随身提着的包裡,拿出一封蓋了軍戳的黃色牛皮紙信封,順着桌面推到兩人跟前。
“陸小寶?”
賀宏進愣了一下,下意識想說隊裡沒這個人,可見胡緻遠遞來信封,他忙着接信,話就忘了說。
抽出信紙,發現裡面還夾着一封信,賀宏進還沒張嘴問,那縣裡來的特派員率先開口道:
“那是京市大領導寄來的信,是給陸小寶同志的。
”
賀宏進連忙把那信中信塞了回去,隻抽出另一頁信紙抖開查看。
率先入眼的是一手好字,緊接着幾個醒目的字眼,瞬間鑽進賀宏進的眼皮底下:
“政策變動,下鄉人員中,獨生子女可申調返城……”
賀宏進看了看胡緻遠,後者點頭後,他才繼續往下看。
直到看完一整封信,賀宏進才擡起頭,無比震驚道:“這、這是要調人啊!”
胡緻遠颔首,“是要調人。
”
賀宏進不敢置信,蹙眉追問:
“這事靠譜嗎?”
這些年來,隊裡的知青有多盼望返城,他不是不知道。
那些知青堅挺了那麼久,都沒成功,現在憑借這一封薄薄的信,就能返城了?
賀宏進對此抱有質疑的态度。
胡緻遠點點信封,道:
“這是政策,但也不是所有知青都能返城。
裡面還有更進一步的政策要求,不僅得是獨生子女,還得是城裡父母老或病殘,身邊無所依靠的才可以申請調動,領導也會酌情優先通過這批人。
”
“這現在這……”
胡緻說:“這是領導的意思。
”
賀宏進便不再說話。
獨生子女……這年景,就盼着子女能出息,哪個家庭不是三五個崽兒的?
真正獨生子女的家庭有多少?
而且,陸小寶……
賀宏進蹙眉把這三個字念了幾遍,隊裡知青沒有叫陸小寶的,姓陸的倒是有一個。
他不是很确定,就試探道:
“隊裡是有一個姓陸的知青,但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就是特派員你要找的那個。
總之,我先把人請過來,你看看再說!”
“行的。
”胡緻遠點頭,“當時參與上山下鄉的青年同志有不少,城裡知青辦忙活起來,填錯名字也是有可能的。
”
賀宏進函授,進廚房跟陳桂芬打了聲招呼,就讓陳桂芬找人去了。
陸淼在地裡幹活幹得好好的,隔着老遠就聽見陳桂芬站在山坡底下叫她,她收了農具,就往山坡下走:
“嬸嬸,什麼事呀?這不還沒到下工的點兒嗎?怎麼突然這麼着急?”
陳桂芬笑了笑,不确定陸淼是不是那縣裡特派員要找到的人,她也不好直接透露消息,隻問道:
“陸知青,你除了陸淼這個名字,還有沒有其他什麼名字?或者說,以前有沒有改名什麼的?”
“沒有啊!”陸淼一臉茫然,不過想到什麼,她又補充道:“沒改過名字,但是在家的時候,倒是有個小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