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他們這幾天根本不用去查看陷坑。
眼下時間已到三月末,再有幾天就是清明節,島民們除了要将地裡的那些番薯全都收回來之外,還得趕早将小麥再種上。
上次收獲的一斤多小麥種子今年種下去,到下一年的收成可就要成倍遞增了。
另外早前種植的辣椒差不多也到了收獲期,不過現在天還不是特别冷,陳婉婷決定暫時讓它們先在地裡長着就行。
等過上一段時間天冷後都摘了曬幹,然後裝到背簍裡放在倉庫那邊就可以了。
由于這一季辣椒種植的比較多,整整撒了五畦種子,李俊估摸他們怎麼着也能夠收獲幾百斤鮮辣椒,如是島民們可就一步登天,直接實現了辣椒自由。
陳婉婷提議将收番薯的時間定在清明節前一天,這樣到清明節去收番薯時大家順道再次祭奠一下那些死去的亡者。
大家對這樣的提議不置可否。
祭奠同胞又不是什麼迷信事兒,老王之前還在的時候就常說,我們隻有緬懷故人才會更懂得珍惜生命以及生活的意義。
想到老王,李俊心裡又是一陣難受。
也不知這老家夥是真去了下邊報道,還是窩在哪個角落裡自己偷偷過生活。
哎,此生怕是都很難再跟他見面了。
這幾天外面雖然還很泥濘,但是勤快的島民們卻并不會無所事事,天已經放晴了,這也意味着他們終于可以将制作澱粉以及粉條的事宜提上日程。
有了澱粉便能做出更濃稠的蛋花湯,有了粉條就能吃上噴香的豬肉炖粉條,甚至還能鼓搗出簡配版的酸辣粉。
故而這兩項工作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說澱粉跟粉條的繁瑣制作工藝,陳婉婷和李俊兩位資深大廚趁着前幾天下雨時經過多次溝通,已經基本敲定了所有細節。
因而這兩天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磨番薯,做澱粉和粉條。
澱粉的話其實很好弄,隻需要把番薯洗淨磨碎後加到清水中,将其充分攪拌讓番薯中的澱粉淅出,然後将水中的薯渣都濾出來,待剩下的水澱粉澄清後撇去上層清水,底部留下的就是原生态的番薯澱粉了。
當然這種瀝水的步驟可以多重複幾次,以此得到的澱粉也将會更加純淨。
至于說制作澱粉後額外獲得的那些番薯渣,對島民們來說也是極為珍貴的食物資源。
事實上在農村地區番薯屬于是最不值錢的一類作物,所以澱粉淅出之後剩下的番薯渣往往被人拿來喂豬或者喂雞鴨。
但是對于可憐的島民們來說,碳水化合物的缺乏讓他們不敢也不能做出那麼奢侈的舉動。
于是賢惠的陳婉婷特意準備了個大一些的陶罐,将那些番薯渣都收集起來。
等晚上混合了菜幹以及辣椒爆炒一下便是一道美味的素食小菜,或是直接加水熬煮成粥,嘗一口甜滋滋的,那味道可是不輸豬肉湯哩。
喜歡墜機後,我與空姐女神絕處逢生請大家收藏:()墜機後,我與空姐女神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