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心裡已經有了個大概的方向,但劉楠并沒有趕在這興頭上急沖沖定下自己要賣些什麼、決定啥時候辭職。
他在晚上開車掙完外快回來後,在樓下的宵夜街逛了逛。
賣糖水的客家阿姨常年在這兒擺攤,劉楠也算是她的常客。
他要了一碗綠豆糖水,便站在一邊和阿姨閑聊。
喝完了糖水,他又去買炒粉的小攤那兒叫了份炒面,又搭了幾句話。
劉楠端着炒面坐在路邊的小椅子上,一邊吃一邊看着半夜出來覓食或是深夜才收工的人們,耳朵豎起來,精準地捕捉到某些有用的信息。
第二天周日,劉楠依舊在家裡小飯館幫忙,閑暇時跟劉父提了自己打算晚上到宵夜街擺攤的想法。
劉父手指夾着煙,遞到嘴邊狠狠吸了一口,半晌說道,“行,買不完就自家留着吃、送給我這店裡的客人吃!總歸浪費不了!”
自從劉楠結婚以來,劉父心裡總忍不住擔心。
大兒子這份工作,一個月能掙幾個錢?老婆孩子能養活嗎?他和老伴今後老了,還能指望他嗎?他也給兒子找了個出路——辭職到店裡幹活,在他手下學個三五年廚,過個幾年這個飯館就交由兒子來經營。
雖說開飯館确實比其他工作辛苦,但掙得着實不算少。
然而兒子之前并不樂意回來跟他一塊幹,覺得在電子廠幹得順順利利的,生活也過得去,沒必要整日跟油煙打交道。
現在兒子總算想要改變了。
不管他這擺攤的生意能不能成、能不能掙錢,隻要他的想法有改變,那就是好的發展。
一晃到了傍晚五點。
劉楠騎着父親平時拿貨專用的小三輪往宵夜街駛去,車鬥裡裝了一個四五十厘米的大保溫桶,還有一袋子塑料碗勺筷子之類的雜物。
到了宵夜街,他熟頭熟路地去了昨晚賣炒面那小攤邊上支了個攤子。
炒面老闆還記得他,有些恍然大悟道:“哥們,你也來擺攤啊,怪不得昨晚還問我每個月要交多少攤位費呢。
你這賣的是什麼啊?咋挑了我邊上這位置,也忒不起眼了。
”
劉楠笑了,“我賣的是玉米蘿蔔炖雞湯,你賣炒粉炒面,我在邊上沾點兒你的便利,也好做生意。
”
這兩人一琢磨,幹脆搞了個炒面/炒粉/炒飯加雞湯的促銷套餐,比如蛋炒面十塊、玉米蘿蔔炖雞湯八塊,要是買蛋炒面的客人想加個雞湯,那就給他便宜兩塊;要是買雞湯的客人想添個炒面,也給他便宜兩塊。
這個促銷套餐,他們每人少賺一塊,希望能吸引更多食客。
炒面都是現炒的,炒面老闆手上功夫忙得很,于是吆喝的任務便落在了劉楠頭上。
他也沒覺得不好意思,扯着嗓子就喊:“賣雞湯,玉米蘿蔔炖雞湯,老火靓湯,好喝又滋補!配炒面炸串都是一流!新開業大優惠大優惠,買炒面再買雞湯,立時減兩塊!”
還别說,這麼一來,在炒面攤上圍着的人群頓時流了一部分到劉楠這邊。
不到一小時,劉楠那一大桶雞湯就差不多賣完了。
他把最後兩碗雞湯拎到炒面老闆的操作台上,“哥們,今晚謝了啊!”
炒面老闆一邊颠鍋一邊快速翻炒,“謝個啥,咱們這是合作互惠!這兩碗湯别給我了,幹脆賣出去!能掙幾塊是幾塊!”
劉楠笑了,“你也嘗嘗我手藝,給我點評點評。
”
炒面老闆把鍋裡的炒面往快餐盒上一倒,麻利地合起蓋子,把筷子放進去,綁結打包遞給客人。
完事了打開湯碗蓋子,呼噜呼噜喝了幾口,“這味兒,正!啧,這雞肉還挺香的啊,不是菜市場那些飼料□□?玉米也甜!”
湯碗空了,但炒面老闆面上意猶未盡。
他啧啧嘴巴,把另一碗湯放在操作台的下面,“這碗湯我拿回去給我媳婦當宵夜,她準喜歡!”
劉楠賣完了湯,還留在這兒等炒面老闆忙完,自然也是有事跟他商量的:“哥們,你今晚生意怎麼樣?”
炒面老闆擡手指了操作台上的幾個盛着粉面米飯的大方盒,“瞧,平時我賣到八點左右,盒裡差不多就剩這個量。
這會才六點出頭呢!”
說完他催促劉楠:“哥們,你趕緊回家把第二桶湯運過來吧,再過十來分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