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爨氏南中,葫蘆将開。七心當現,騎鶴飛天(求月票)

首頁
    ,柳元景又在江夏王劉義恭的手下,他不想來都不行:“沒關系,你的來意貧道知曉。

    不過,你可以轉告江夏王,就說貧道正值修行關鍵處,正在整理許多道經古典,過幾日還要去一些名山大澤遊曆,建康貧道便不去了,不過,我上清派也不隻有我貧道一個人,倒是可以派一些人過去傳道。

    ” 說着,陸塵便将馬罕,馬朗兩兄弟叫了過來。

     他們兩個這些天也是好運氣,被陸塵的悟道氣息所影響,修為有了精進了,本來依靠他們自己,這輩子也是毫無希望成就法師境的,可現在的希望卻很大了。

     “道主。

    ” “你們二人随着柳将軍去見江夏王,日後還要去建康城傳道,沒問題吧?” 馬家兩兄弟愣了一下,神色震動。

     “道主,我們可以嗎?”馬罕都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

     “有什麼不可以的?” 陸塵說着,又拿出來了幾本經文:“這些是貧道親手撰寫的道經,若是到了建康,你們便去獻給皇帝吧。

    ” 柳元景看着這一幕,便明白了陸塵的意思了。

     陸塵去不了,可是有其他人也可以去的嗎。

     馬罕,馬朗兩兄弟,是上清派許家嫡傳,由他們上京,也能說的過去。

     由此,馬家兩兄弟便跟着柳元景離開了。

     由馬家兩兄弟帶着他寫的道經前往建康,這誰都說不上來哪裡不好。

     當然了,若是真的想要說道說道,那陸塵也不介意陪着他們說道說道。

     随即,陸塵又對殳季真揮揮手:“你去送那位田天使體面一下。

    處理完了後,便回茅山,就先不要下山了。

    ” 殳季真聞言神色呆澀。

     張椒也都愣了一下。

     不清楚陸塵這是什麼意思。

     不是都處理好了嗎? 怎麼還要将那個太監給處理掉? 陸塵隻是揮手讓殳季真去,至于其他的沒有多說。

     殳季真見狀也不詢問了,這對他來說是一件事情,這幾天那個姓田的一直在豫章城内的各個宴會中叫嚣着要讓上清派付出代價,他早就受不了了。

     如今陸塵讓他去處理掉那個姓田的死太監,他自然沒有半分的意見。

     至于讓他去茅山,也必然是躲難去。

     看着殳季真離開,張椒也逐漸的回過味來:“你要警告皇帝?也是,都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你三次都拒絕了……呵呵,那個小皇帝估計肺管子都要氣炸了!” 陸塵笑了笑:“不算警告吧,隻是讓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清楚一點,他有氣運護持,貧道殺不了他,可卻能讓建康之外的其他地方,都雞犬不甯!” 随後,陸塵便下達命令,離開豫章城! 衆人的速度很快,沒有多長時間,便整理好了所有的物品,随即便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豫章。

     當有人發現院子内已經空無一人的時候,陸塵已經帶着上清派衆人重新來到了廬山上。

     陸塵在山中找到了一處地方,開始施法。

     一顆顆的樹木連根拔起,木塊自動排序,一片片的土石開始塑造牆體。

     短短半刻鐘的時間,本來還是一片荒林的地方,便豎立起來了一座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小道觀。

     《三皇經》裡面的法術還是很靠譜的。

     陸塵在道觀上面寫下了‘太虛’二字,随後對着衆人道:“這裡便是我們的臨時落腳之地了。

    ” 衆人稽首,陸塵這一番簡單的施法,在衆人面前猶如神迹一樣。

     随後陸塵便安排了一些事物給衆人,當其他人都開始有條不紊的整理起道觀的事務來隻後,陸塵才對着張椒道:“貧道要出去一趟,前輩先在太虛觀内吧。

    ” 張椒立馬便明白了過來,輕笑一聲道:“準備去建康?” 陸塵點了點頭。

     張椒道:“你雖然實力有了進展,可是也不要起殺皇帝的心思。

    ” 陸塵搖頭:“前輩說笑了,貧道隻是去轉悠一圈,放松下心情而已。

    ” “你說是就是吧。

    ” 張椒沒有多說什麼。

     他是肯定不能去的,隻有元神的他,前去建康城那就跟找死沒有什麼兩樣了。

     陸塵見狀,也便沒有說些什麼,悄然飛上了天空,随即朝着建康的方向而去。

     張椒看着陸塵的影子漸行漸遠,微微搖頭。

     還是年輕人啊,氣性真大啊! 而就在他準備起身去查看一下陸修靜的進度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一道青煙飄向了他,在他耳邊輕聲自語,而張椒的雙眸,也漸漸變的迷茫了起來,與耳邊的聲音開始融為一體。

     “爨氏南中,葫蘆将開。

    鬼主殒落,金蛇脫關。

    七心當現,騎鶴飛天。

    ” 呢喃聲漸漸消弭,青煙消散,張椒也回過神來,狐疑的朝着周圍看了看。

     元神神念探查出去,也沒有發現任何事務。

     “奇怪。

    ” 張椒皺了皺眉頭,隻感覺有些不對勁。

     可是想想自己的修為,誰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小手腳? 由此也沒有太當一回事。

     ………… ………… 田天使死了! 死的悄無聲息。

     這個消息很快便從豫章發往了建康。

     天使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豫章,這個消息是用比八百裡快馬更快的速度傳至建康的,所以建康城内的皇帝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而這一天,在宮殿外伺候的小宦官聽到裡面傳來的砸東西的聲音。

     不多時後,一道聖旨便從宮内送入到了建康周邊有名有姓的道觀寺廟之内。

     沒有多長時間,一輛輛馬車便雲集在了皇宮之外。

     一名名道佛兩道的修行者本來是興高采烈的樣子,可是等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看到面前一個個熟悉的同行面孔後,卻紛紛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其有一中年道人,名王虛,乃清水道當代傳人。

     清水道乃是天師道支脈,祖師曾跟随張陵修行,曾見祖天師張陵在信徒生病時,将符紙分為三份,一份放置到山上,一份埋到地中,一份沉到水裡。

     這個儀式在天師道内稱之為三官手書,即表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意。

     清水派祖師從三官手書儀式中得到啟發,發明了清水法門,即,在求願之日,無有道屋廚覆、章符(gui)儀,唯向一甕清水而燒香禮拜,謂道在水中之意。

     後經過發展,逐漸便形成了清水道脈,于前朝孝武帝之時,曾出過一尊元神真人王濮陽,解孝武帝不能生育之厄,傳說前朝簡文皇帝能降生,便是因為清水道人王濮陽之術,由此清水道也盛行一時。

     隻是清水道沒有太大根基,所有典籍著作,也都是傳自天師道,在濮陽真人殒之後,清水道便迅速沒落,諸多弟子重歸天師道,如今還以清水道法行走的,也就隻剩下王虛這一支嫡傳了。

     這一次被皇宮傳喚,王虛以為是自己這一支又被朝廷看中了。

     一路上也是激動萬分的,暢想着自己可以猶如濮陽祖師一般,重振清水之威的過往。

     可是當他掀開車簾的時候,看到入目皆是和尚道士的時候不由得傻了眼。

     這才知曉,被傳喚的不隻是有自己清水道一脈,建康周邊的道脈佛支的,幾乎都被叫了過來! 就在此時,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影,眼睛一亮,立馬便走了上去,稽首道:“李道兄。

    ” 被他喚之人轉過頭來,看到了王虛,也稽首:“王道兄,你也來了。

    ” 王虛看着周圍的環境,不由得心中疑慮,小聲道:“李道兄,你李家道門路廣些,可知這是發生了何事?” “什麼李家道,貧道現在是天師道道人!” 李道兄忽的怒目而視,牙關緊咬,低聲怒斥。

     王虛見狀立馬反應了過來,李家道現在可是一個禁忌,可不能提,連忙作揖:“抱歉抱歉,道兄,實在抱歉,貧道一時間忘記了此事。

    ” 王虛連連作揖,臉色慚愧。

     李家道起自李八百,後有李阿,李寬,李脫者,代代有高人,其姓都為李,而每一代都号稱自身是李八百,有‘歲八百’的意思。

     在吳時,勢力之強,一度超過了早期的天師道,已與權貴上層有所聯絡。

     隻是,傳承到了李脫弟子李弘一代的時候,卻出現了岔子。

     李弘養徒灊山,雲應谶當王。

    謂“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樂”。

     “木子弓口”是民間慣用的拆字法,“木子”合為“李”,“弓口”合為“弘”,謂李弘王治天下,天下就将太平,人民享受大樂。

     由此在前朝太甯二年發生叛亂,但迅速被當時執掌軍政大權的王敦所撲滅,隻是李弘道法高深,也給了王敦一個反噬,王敦由此一病不起,因此更是引起了影響晉王朝深遠的永嘉之亂。

     隻不過,一個李弘被撲滅了,可是千千萬萬個李弘卻站了起來! 後趙建武八年,東晉永和十二年,東晉太和五年……最近的一次便是十幾年前的後秦弘始十六年,都有李家道的‘李弘’冒出頭來,煽動道民,發動叛亂。

     ‘李弘’這個名字,幾乎已經成為了道門叛亂的代名詞了! 簡直比東漢末年,打出道門反叛第一槍的太平道的張角還要有名氣。

     隻要是道門引起的叛亂,必然會挂上李家道李弘的名頭,而李家道的精神支柱,也逐漸從‘李八百’變成了轉世成李弘的‘太上老君’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