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8章 以靈為師,研法悟道(求月票!)

首頁
    身女瘋子,抓耳撓腮,一頭本來順直的頭發都撓的和雞窩有的一拼了。

     ……… 此時的陸塵并沒有直接離開蓬鵲山,而是在蓬鵲山中又逛了逛。

     雖然還沒有貫穿天地之橋,無法感知天地之林靈韻,可是陸塵卻還是能從自然景觀中感受到蓬鵲山中确實是一處仙山腹地。

     将歸藏羅盤的觀天地景的功能打開,瞬間眼前的景色便有了變化。

     那些山脈,河流,在這一刻都好似有了‘氣’一樣。

     而那山脈河流因走勢而出現的一顆顆的凸起與凹陷,就猶如人的大穴一般。

     四方彙聚地氣,将蓬鵲山圍繞在中央位置,乃是一處有福運之處,就是不知道此處在古代又是何等的仙家寶地呢? 日月如梭,滄海桑田,或許幾千年前的蓬鵲山,與現在的蓬鵲山是兩種樣子。

     不過,大地之脈的變化總歸是慢一些的,從中陸塵也有了一些感悟。

     人體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天地其實也在變化。

     隻是相比較于人的變化,天地的時間太過長遠,人的一生,好似就是天地的一瞬般的渺小。

     陸塵與自己的修為相互印證,神思之中帶有了一股了然感覺。

     紫府泥丸都在隐隐有些觸動,不過百會穴未開,卻還是無法發現什麼。

     陸塵走走停停,将蓬鵲山逛了一個遍。

     餓了,便采摘野果,打獵維持,困了,随便找一塊空地盤膝而坐。

     有法力護體,也無有蚊蟲叮咬。

     天為被,地為床。

     天上星鬥綻光亮,星光閃爍似群穴,忽有一轉日月相。

     陸塵對于自身的感悟越發的大了,隻是那些感悟還有些朦朦胧胧,就好似蒙上了一層面紗,無法徹底打開占樓于人前。

     好在陸塵也不是急性子,感悟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哪裡能天天頓悟的? 閑暇時候,陸塵便将養身功拿出來,練上一練。

     《養身功》,也就是《熊經鳥伸之術》,和智難師兄所修行的大差不差,有些地方可能因為世界不同,也可能是因為時代變遷,出現了一些微弱的變化。

     不過,陸塵自身就可以糾正一些錯誤的動作。

     隻是對于體内那一股神秘的‘氣流’就無法太好的把握了。

     《熊經鳥伸之術》所修行出來的并不是法力,陸塵一時間也無法感知。

     熊經鳥伸,顧名思義,翻譯一下其實就是指的攀枝如熊、伸腳如鳥。

     也就是形體之動作,可是《熊經鳥伸之術》,卻并不是隻包含熊,鳥兩種形态。

     而是許多動作都和其他的動物挂鈎,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各種姿勢動作都不相同。

    , 隻是熊經鳥伸在裡面占據的最多,也因其作為效動物之形态最早的修行法門,所以扁鵲秦家傳下的法門,也就用此法命名了。

     而按照書冊上所說,《熊經鳥伸之術》重在‘導’上。

     意為導引之術。

     開篇便是:【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鸱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 當然了,這裡隻是說了形體,而《熊經鳥伸之術》上面的形體動作,也是需要配合導引之術來搭配,所以便有了下面一句話。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這八個字,便為重點。

     做動作之時,也需要配合呼吸之間隔,以及将氣轉輪。

     而這個‘氣’卻與陸塵所修行的‘氣’并不相同。

    , 修行了幾遍後,陸塵隻感覺有些别扭,但卻說不上來别扭之處在哪裡。

     隻感覺自己的路子可能是錯了。

     心念一動,借助歸藏羅盤的‘觀景’之後,陸塵才看到了天地之間絲絲縷縷的氣體随着他的一個個的動作以及呼吸的幅度緩緩進入到了他的體内。

     隻是有時候呼吸出錯,那絲絲縷縷的氣,便會瞬間消散掉,并沒有被他吸收。

     又或者是導引出錯,将吸收進體内的氣,重新給吐了出來。

     “《熊經鳥伸之術》可以提前感悟天地靈韻?不,不對,這不是天地靈韻,而是……氣?不是天地的氣,而是萬物的氣?” 當看到那些氣體進入身體的時候,陸塵愣住了。

     築基練氣階段,就可以采氣,可是因法門不同,所采集的氣也有不同,比如說陸塵主修的《日月服氣龍虎法》,所采的氣,便是太陽精華與太陰精華。

     也有采氣其他的氣的,五行的,風雷的,山川地脈的,動物植物的,數不勝數。

     當然了,日月氣是主流,象征着陰陽之道,也是最為正統、最為容易入門的。

     有日月之光普照之地,便可采日月之精華,。

     故而哪怕是在斜月三星洞之中,修行靜功的師兄們也大多是以采集日月氣為主,隻是在修行方式上,或者是修行訣竅上,略有些不同的地方。

     “《熊經鳥伸之術》是采萬物之氣為己用?” 通過歸藏羅盤的功能,陸塵仔細感悟着‘萬物氣’。

     感悟的更透徹後,他卻是将萬物氣分别的更為仔細了。

     ‘萬物氣’更為準确的說,應該是屬于動物的氣,沒有植物的氣。

     萬物皆有靈,萬靈皆有氣。

     《熊經鳥伸之術》便是接引動物之靈氣進入體内,由此而産生的‘氣’。

     “頗有種‘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

    ’的感覺啊。

    ” 陸塵見狀沒有失落,反而是興趣越發的大了。

     本來想要下山的心思也瞬間消失不見了,山中的動物那麼多,下了山後,哪裡能找到這麼多的野生動物去? 哦,倒是可以去動物園,不過有山林動物可以任其效法,何必舍近求遠呢? 再者說陸塵也等不了那麼長時間了。

     研究的瘾一上來,陸塵就停不下來了,此時的他好似又回到了剛剛入斜月三星洞,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

     每時每刻都好似有着諸多的疑問浮現與腦海中,但很多的問題剛剛出現,就又會被他給解決掉。

     一個動作,一個呼吸之間,就會出現以及解決掉很多的問題。

     自問,自證! 循環往複! 《養身功》冊子上的動作與導引之術被陸塵抛之腦後了。

     他找到了更為精準的修行路子。

     以山林中的動物們平常睡覺,狩獵,奔跑,玩鬧之時的形态為老師,以歸藏羅盤‘觀景’之功能觀察‘氣之流動’為導引。

     哪裡有錯漏的地方,瞬間陸塵就能知道了,雖然有些耗費法力,不過沒有關系,沒有法力了,直接盤膝而坐,采日月之精華恢複就好了。

     就這般,隻用了三天時間,陸塵便将《養身功》上所記載的東西改的面目全非,完完全全變成了自己所用的修行法門了。

     “繼續叫《養身功》已經名不副實了。

    ” 陸塵知道自己取名廢柴,幹脆就将其重新命名為《熊經鳥伸之術》。

     “隻是《熊經鳥伸之術》還沒有完全圓滿,不過日後遇到了其他動物,也可以繼續增補。

    ” 大體完善之後,陸塵點了點頭。

     他已經完全将《熊經鳥伸之術》的核心掌握住了。

     動物形态,與氣之流動,才是核心。

     隻要懂得了這兩點,《熊經鳥伸之術》理論上可以做到無限填充,無限增補! 隻要有足夠的不同的動物與動物散發出來的靈氣就可以了。

     就如同智難教給他的‘以方炮制法’一樣,現如今的陸塵不單單隻是掌握了《熊經鳥伸之術》,而是将《熊經鳥伸之術》的研究方法給掌握住了。

     直指核心! 按照修行方法來修行,那是普通修行者要做的事情。

     而陸塵做的,卻是去研究修行的方法與法門! 至此,關于《熊經鳥伸之術》的研究工作暫時告一段落,陸塵的研究瘾也就消減了。

     再研究下去,也無非不過是多觀察幾種動物,觀察幾種不同的動物之靈氣的流動罷了。

     這種已經不是做研究了,而隻是重複性的機械性工作。

     完全可以在閑着無聊的時候去做,不用再單獨為其擠出時間了。

     求月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