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時局漸漸平,師兄将離山(4k)

首頁
    樣代表那些人的實力并不強。

    ”大袅師兄不屑冷笑,受傷的雙手還纏繞着白布。

     “若是強了,何必躲在暗處做鬼祟之事?” 其他人有贊同者,亦有不贊同者,隻是說等個幾日看看。

     就這般商讨下來,真若也不讓其下山了,幾名師兄一同下山為不能辟谷的師兄弟們弄來了一些吃食,再加上有着慧之師兄自己種植的蔬菜瓜果,卻是夠用了。

     仙府内一片歲月靜好,山門外勾心鬥角,故而陸塵沒有要下山的心思,沉下心來,安穩修行。

     想着早日将百會穴打通,架起天地之橋。

     祖師也好似完全将陸塵給忘記了一般,除了一旬一次的升壇講道之日外,陸塵也再難見到一日。

     陸塵對于頓法,還是摸不到頭腦,這種修行法門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能夠悟出來了。

     陸塵保持心态平和,現在《日月服氣龍虎法》還沒有修行到頂呢,想的太多也隻是徒生煩惱罷了。

     不如先将根基打的牢固了,等到火候到了,再去思索更高道路也不遲。

     就這般,又是一月光陰化作流水遠去。

     虎妖引起的災禍,在阿圖國王室派遣的護城仙族與師兄弟們的圍剿之下,越發的沉寂了。

     金禅那邊一如往日,在山下做好事不斷,聲望在鄉民之中與日俱增,而那些暗地裡面的人也好似徹底遠離了靈台鎮的地界,無論是師兄們如何尋找也沒有找到蛛絲馬迹。

     好似一切都恢複了往日一般。

     “我也要離山了。

    ” 這一日,陸塵正在請教智難師兄有關于以方炮制法的問題,智難師兄為陸塵講解了一番後,微笑着說道。

     陸塵驚訝:“師兄不是還未凝結内丹嗎?” 再他印象中,二次傳法弟子都應該結成大丹,或者凝聚法相後才會離山的。

     智難笑道:“我已是二傳弟子,何時下山都是無妨的,到時候慧之會與我一同離去,我二人作伴,一同前往南瞻部洲。

    ” 說着,他臉上浮現了追憶色彩:“已經離開了家鄉幾十載了,也到了回去的時候了。

    ” “我年輕時候離開的鵲山,現在仔細算算,至今卻是已有三十個年頭了。

    如此長的時間,不知道鵲山上的老槐樹是否還在?” 陸塵聞言沉默了半響,也知這思鄉之情難已斷,便開口道:“師兄打算什麼時候走?” 智難道:“七日後吧,慧之需要處理一下虎妖的手尾,處理完之後,我們才會下山。

    ” “師兄為何如此着急?” 陸塵愣了一下。

     智難聞言卻是笑了笑:“已經不急了,其實回鄉之事早就有所想法了,隻是一直都沒有離開,以方炮制法我自己研究很難,不如回去,交于族中,讓族人們共同研究。

    ” 陸塵恍然。

     山中研究以方炮制法的,如今便隻有智難師兄一人有所成就。

     與他人論道都無法論,隻能自己閉關思索。

     而扁鵲秦家,一大家子全部都是走醫道的,專業人才衆多,再加上秦家老祖扁鵲在,衆人一同研究,或許會進展更快。

     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陸塵來尋智難得時間也長了許多,畢竟與師兄相處的時間不長了,沒有幾天後,慧之師兄也回歸了。

     “師兄,你要離山?”陸塵看到慧之後問道。

     慧之卻不驚訝陸塵如何知道的,聞言笑了笑:“是智難師兄告知于你的?” 陸塵老實點頭。

     “本來還準備晚幾日給你說的,說的早了,讓人好生離别之煩惱。

    ” 慧之笑道:“我這段時間下山,觀察民生,卻是對自己的大道如何走,有了一二想法,在這西牛賀洲,卻是不好施展手腳,去了南瞻部洲,到時找上一地管理民生,到時看看自己的道理是否準确。

    ” 西牛賀洲大多都是佛門地盤,有一二護城仙族的道家學說,也不為主流。

     與南瞻部洲那般百花齊放的百家争鳴狀态卻是孑然不同的,在南瞻部洲,他的學說也更加容易被民衆所接受。

     與百家争,亦是他的理想之一。

    再說了,他農家的根基就在南瞻部洲,在那邊也有人手供他驅使,更好的完善他的學說大道。

     陸塵驚訝:“師兄找到了自己的道?” “這還沒有,隻是想法罷了。

    ” 慧之搖頭:“我來仙府,本身就是來尋道的,南瞻部洲諸國林立,各方大賢大德施展手段,我農家無有大家,卻是沒落久矣。

    聽聞如今儒家又有一位孟氏大德誕生,道家也有莊姓大家遊走四方,作逍遙遊,看來百家又到了一個昌盛時期了。

    ” 百家争鳴,上一代的輝煌期,由道家老子,儒門孔丘引領潮流。

     而至老子、孔子之後,百家暫緩了一段時間的發展。

     而如今卻又有了各自學說大賢大德出世,慧之自是心癢癢,想去那南瞻部洲之中與諸多大賢大德們印證一下各自的學說。

     若是能在這輝煌大世中将自己的學說宣傳于世間,那才代表着他的學說,他的大道成矣。

     說到此處,慧之又不由得歎了一口氣:“隻是,我農家學說一直都未曾誕生出大賢出來,卻是徒之奈何。

    ” 農家,是與道家一般,傳承極其久遠的學術流派。

     儒家的源頭最多也就是到周朝初期的周公時期,到了孔丘這一代,是集大成者,彙聚周國數百年之禮教成果。

     而農家的源頭,卻是能追溯到上古三皇的神農皇者時代。

     隻不過,自神農氏後農家越發不受重視,農家子弟人員雖然衆多,可是卻沒有太過耀眼的成就了。

     “哈哈,師兄,你回去後不就有了?” 陸塵笑道:“說不準日後再見面時,我還要稱呼一聲‘許子’呢。

    ” 慧之聞言笑了:“胡言亂語,豈能與諸多先賢并列?” “若無鴻鹄之志,豈能翺翔于天際乎?”陸塵反問。

     慧之笑而不語。

     若無與先賢們并列之心,他豈能此時回轉南瞻部洲!? “對了,我這次出去,也找到了一頭牛妖。

    ” 慧之話題一轉,說到了正事上:“不過那牛妖誕生了靈性,不得入山門之中,現在被我放在喬言那裡,你何時有空?我們一起去看看。

    ” 陸塵說過要找個牛妖實驗一下,慧之将之記在了心上。

     陸塵點頭:“現在便有空,我去與智難師兄說上一聲,智難師兄也等了很長時間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